笔趣阁 > 甸甸文集 > 佛慧晚钟韵偏幽

佛慧晚钟韵偏幽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甸甸文集 !

      山寺晚钟动,声声都到楼。

    兼风音自大,入夜韵偏幽。

    霞落溪光冷,云迷塔影浮。

    飞鸿叫月出,忝得满空秋。

    这首诗系曲水庵八咏里的一咏“佛慧晚钟”说的是佛慧寺的钟声,随风送到曲水庵。月夜,在曲水庵听佛慧寺的钟声,乃人生一大乐趣。

    佛慧寺在碧峰山麓。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普觉明一禅师开山。明永乐间(1403—1424年),本源达禅师重建。正德间(1506—1521年)毁。都督万表为外护,祗园法师圆果阐扬宗教,皈依云集,请龙藏永镇梵刹,建阁修葺,焕然一新。月溪、圆朗相继薰修下院,名圆通庵,在六宝村。别院名白业堂。王司寇世贞有记。陆树声迎月溪法师讲四十八愿,偈:尽十方世界是弥陀愿,尽众生心是法界海,众生念念入佛,佛念念不属众生,是弥陀愿,入法界海竟。

    西溪梵隐志载薛应旗的佛慧寺诗:

    人天无住著,究竟有真诠。

    面壁应难悟,纟番经孰可传。

    遍寻何处遇,普度亦须缘。

    忆在吴门别,重逢不记年。

    金刚经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句。一切都在变化,变化着的一切均有真诠,随时都会更易。人天之间的许多事情并非面壁就能得悟的,犹如佛钵并非谁人都能承袭一样。如若没有缘份,到哪儿都找不到与自己契缘的人或事。

    皇甫氵方佛慧寺:

    开教逢鸠什,谈经得马鸣。

    坐中窥有相,言下了无生。

    法雨和香气,天花落梵声。

    归时多宝就,刊石为垂名。

    诗中的鸠什即指鸠摩罗什(344—413年),十六国时后秦僧人,佛学家,翻译家,生于龟兹,七岁出家,以博学闻名西域各国,被奉为“三论宗”始祖。与真谛、玄奘齐名,并称我国三大佛教译经家。著译作有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法华经、阿弥陀经等数十部;马鸣系古印度僧人、思想家、文学家。中天竺国人。约活动于公元一、二世纪。以博学受到国王尊重。他为沙门外道说法,听者莫不信服,连马匹也垂泪而听。世人以其马匹解其语,故称其为“马鸣”与提婆、龙树、鸠摩罗什齐名,世称“四日”著有佛所行赞、大乘庄严经论等。“法雨和香气,开花落梵声”句,有出处。据西溪百咏载:月溪、圆朗两法师继本源文达禅师之后开讲法席,听众上千。一日,他们在讲筵上说法,听众忽见天花纷纷坠于讲筵之上,成为奇景,一时传为佳话。释大善有佛慧寺一诗,曰:

    无著天亲继席开,擎香捧卷绕经台。

    谈元挥尘天花落,听戒移山神鬼来。

    白业堂云古荡雾,碧沙泉雨壁峰雷。

    兴云布雨施甘露,顿使炎人百念灰。

    王问佛慧寺:

    台殿参差映海霞,黄金高座礼袈裟。

    一灯散作千灯影,到处人传讲法华。

    任人高座礼袈裟,任人到处讲法华。“一灯散作千灯影”!所有的禅味都随着一灯散在千灯影子里了。

    张凤翼佛慧寺:

    支公说法处,宝塔夜光悬。

    兰若千峰雨,香台一缕烟。

    慈航超苦海,莲火照迷川。

    我欲闻鸣磬,来修静者缘。

    诗中说的“支公”即支遁(314—366),东晋诗僧。佛学家。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年轻时隐居浙江余杭山中,攻读内外典籍。二十五岁出家。是佛教般若学“即色宗”的创始人。著有即色游玄宗、庄子逍遥游注、圣不辩知论、支道林集等。

    多少文人雅士、官宦之人都想暂避嘈杂的人世,到山上清静几天。“我欲闻鸣磬,来修静者缘”黄汝亨在夜行法华山投佛慧寺中也说道:

    不堪尘鞅累,杖策问名山。

    溪涧茫无所,松萝渺可攀。

    烟霏疏火下,雨屑淡云烟。

    何处林宜卧,僧雏已候关。

    开门见山就说“不堪尘鞅累,杖策问名山”他夜行天法华山中,欲投佛慧寺借宿。一路之上,涧流淙淙,松萝朦胧。不知何处有落脚之处。渐行渐上,忽见有亮光,似有僧舍。烟霏疏火,雨淡云烟。小沙弥即将要把山门关上了,见有施主前来,随即迎他进去。

    曲水庵即将重建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曲水庵再次听到“佛慧晚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