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大唐遗少文集 !
盖碗茶茶艺
‘叶茶点盏’的‘盖碗茶’出自谁手,已无从考证。‘三件头’的‘茶盖碗’或许也不是出自‘崔府’甚至四川;又或许,用盖碗盛茶汤还不能算是‘盖碗茶’,‘三件头’的‘茶盖碗’却是给‘盖碗茶’茶艺打下了‘形而下者’的基础。
盖碗茶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在绿茶产区和乌龙茶产区分别形成很多不同的文化特色。
原先,盖碗是‘个人单用’使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冲水后端给客人饮用。这种方法属于‘绿叶点盏’。后来,有潮州人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既可以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又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清理茶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搭配茶碗、茶盅或杯子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这种方法属于简易的潮汕工夫茶茶艺,不再重复赘述,这里主要讲一讲北方(长江流域及以北和浙江一带的绿茶产区)的盖碗茶方法。
盖碗茶的茶艺流程是:投茶冲水刮茶滤杂再冲水加盖开盖观色、辩形、闻香品饮续水再品饮再续水再三品饮三碗不过岗四碗寒酸轻薄相。
负水斋常言:“绿茶为饮,重形色、贵新芽。其芳茗者,叶嫩而性烈,遇热而力易散,故冲泡水温不宜过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三泡为限,过则两败俱伤(茶与人俱伤)。一泡情真,二泡意切,三泡生嫌,四泡转恨,五泡成仇,六泡克害。”沏杯茶来。
三更开泡,夜半茶情:用盖碗冲泡品饮绿茶,一器两用的茶法,最难解决的就是,三次泡饮的茶汤滋味会有很大区别,因为水温可提前控制,时间却不好控制。盖碗茶的品饮不仅要会泡,还要会喝,喝法的正确,才能较好的获得较好的口感。
如果把水温控制在70c以下,茶素的析出较慢,才可避免一杯甘,二杯苦,三杯涩牙关。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前人东坡居士曾以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教饮茶人学着‘怜香惜玉’。
负水斋居士有新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茶人侧。
茶则唤起百媚生,茗国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盖碗里,温泉水滑洗凝脂。
碗盖撩拨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银枪暗蚀白毫泛,芙蓉碗里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茶人不早朝。
承欢侍饮无闲暇,玉叶玉液液专叶。
明珠暗投寻常事,可恨正值豆蔻年
深闺无风云至雨,碧玉破瓜谁人怜。
一朝抱得佳茗归,孟浪气煞许次纾。
注明代‘许次纾’则以‘碧玉破瓜’来形容第二泡茶汤中茶叶的姿态。此处的‘深闺无风云至雨’是指黄茶在制作时的闷黄工序(用纸包裹或是以湿布覆盖来进行轻度的发酵),‘碧玉破瓜’是用少女因过早的婚姻及走上社会来比拟黄茶。
——明代‘许次纾’言绿茶“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停停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开之大以为然。”
苏居士与许茶人饮过茗泉之后,又是如何作为,无从得知。负水斋居士却是有着红楼梦情结——
‘妙玉埋杯’、‘黛玉葬花’。
“芳茗圣骨,或是葬于花木之下;或是入殓纸棺厝与窗前,丽日和风、星月三临,以绵绸裹囊之、停泊在雕花床头。是夜,有佳人来伴,耳鬓厮磨、缱绻于飞、高枕无忧。某日,佳人忽黯然曰:“蒙君厚爱,以甘泉宝器妙手回我青春,承恩泽以身许,虽色衰亦受垂怜,今吾已粉身碎骨,于君无益矣,况会者定离,吾将寿终矣,明日吉时,劳君送我归葬南山。勿悲戚。吾去后,会有吾家小妹为君续高山流水之音。切记,明日南山相见之时,君宜歌之‘采采佳茗,薄言撩襟’。小妹闺字‘佳茗’,君纳之以礼,可成四季之好。伤离别,将寂灭,茶人情,泉水结。年月日,不稍歇,再辞君,歌一阕。”
世人常言‘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么,号称‘三才杯’中之天才的‘碗盖’定有妙用。
饮用盖碗茶时,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以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滤掉茶渣,按住盖纽,端碗饮用。正式场合连托端起,轻松场合可只端起碗身。饮用前若嫌汤温过高,可打开碗盖让其散热。
对于这种茶具的端持方法也有要领,左手掌心朝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大拇指指尖捏住托盘一边,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盖(兰花指手势),在碗面,碗沿上轻轻拔动,发出声响,然后将茶盖半沉入水中,由里向外漫漫滑动,这时只见绿波翻涌,翠叶沉浮,幻影游动。
盖碗茶流传于民间后,更丰富了其内涵。喝杯盖碗茶,摆开龙门阵,是成都的一个特色。四川人使用茶盖还有着特殊的讲究(茶盖放置法是在四川茶馆中特殊的‘茶语’):茶盖翻转在茶沿旁,要求续水、加汤;茶盖平放在碗旁,表示座位有人,立马回来;茶盖翻转平放茶碗之上,表示要结帐走了。茶博士用长嘴壶斟茶的技巧,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