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大地狮文集 !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中国唐朝诗人)
史书上对汉朝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评价说,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刘彻谥号“武”字,谥法中说“威强睿德曰武”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近年来,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片头曲的歌词赞美汉武帝“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化为灰烬”剧情更凸显出刘彻乃是治国安邦的旷世奇才,君临城下的一代雄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后人的歌功颂德中,汉武大帝愈发散出王者的光辉和气焰。
汉武帝在历史上奠定其霸主地位的历史功绩乃是讨伐匈奴。汉武帝不堪忍受列祖列宗“和亲外交”的政策,为一时和平而忍气吞声。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的稳固壮大,他自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去征服四方,开拓疆土,实现自己的雄心和野心。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他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
后代大汉子孙想到当年汉武帝指点江山的雄伟,发出了“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化为灰烬”的赞叹。稍有史学常识和人权良知的人,皆知这是言过其实,甚至一派胡言。汉武帝对匈奴用兵44年之久,虽有治国安邦的考虑,功绩不可磨灭,但44年旷日持久的征战杀伐,劳民伤财,直接后果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文景之治”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后继者接到的是一个烂摊子。汉武大帝本性穷兵黩武,他没有“君为轻、民为重”的胸怀,更没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气魄。多次讨伐匈奴,国库虚空,民不聊生,从而民变蜂起。汉武帝对民变的反应很简单:地方官扑灭不了当地的民变就杀头灭族。结果迫使地方官们为解决民变整乡整县地杀光当地的百姓。这种血腥对待国民的方法,能说其征战匈奴全是为了“治国安邦”的考虑吗?称霸四方的陶醉更让汉武帝的雄心和残暴变本加厉。在他晚年,几十位大臣无罪被诛灭九族;巫蛊之祸,太子被杀,皇后被逼死,十几万人死与非命
太平盛世久了,王者就心生无聊、枯燥之感。内心的躁动,外加王者手上的无上权力,就会使天下硝烟四起,生灵涂炭。汉武帝有这种心态,并后继有人。三征高丽的隋炀帝杨广,四处征战的“十全老人”乾隆,哪个不是继承了祖父辈的雄厚国力,穷兵黩武,肆意浪费,最后走向衰亡。
其实,无需后史者为汉武帝的历史功过做义愤填膺的辩论。汉武帝杀戮太过,晚年颇思悔悟。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在轮台宫殿里下罪己诏,史书轮台罪己诏记载:“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这种“罪己诏”只能让汉武帝内心愧疚稍减而已,无法挽回为他所害的万千生命。
有诗曰: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为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写得一首杀气腾腾的诗不第后赋菊。今人评价说: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
当我们动手翻开史册,却看到,这位具有千古英雄形象的黄巢,却不折不扣是一个疯狂屠夫,残暴毒虐,嗜好滥杀。
有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公元879年,攻占广州后,黄巢制造屠城血案、劫掠财货,屠杀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共12万人。
公元880年攻陷长安,黄巢自立为大齐皇帝,其部属如同明火执杖的强盗,杀人满街,争抢美女。黄巢整天呆在宫中,沉溺于掩耳盗铃式的帝王梦中,过着淫乐生活。有人题诗讥讽他,因查不出作者,黄巢索性把长安城中3000多名无辜的儒生都砍了头。数月后,长安出现粮荒,城里一片混乱。待到唐军反扑长安,一城百姓完全站到了唐军的立场上。重入长安的黄巢,对百姓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屠城,将城中男丁杀戮殆尽“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血洗长安城后,这座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长安,人烟断绝,成为一座空城。后来唐借沙陀兵协助攻城,一万多沙陀兵与黄巢十余万人对阵,黄巢一战即溃,只好弃城逃跑。
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失败前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里,采用机械化方式,数百巨碓,同时开工,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大批活生生的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其骇人听闻的程度,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黄巢拉起的队伍,在行军作战中病死、饿死、战死的总数至少在一百万人以上。他带进长安的几十万人,大部分是饿死的。在黄巢起兵时,中原本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到了他败死之时,已是纵横千里,全无人烟,一片焦土。后来,黄巢弃城逃跑到山东狼虎谷时,只剩下残兵一千余人。黄巢走投无路,众叛亲离,自杀身亡。
中国历史上,除朱元璋一家外,农民起义没有成功的案例,起义的失败有其必定的原因。中国的农民,除非被逼到死路,方才铤而走险,起义反抗。仇恨累计后的爆发,使得起义后的报复手段相当残忍,再加上起义领袖的素质低劣,残忍野蛮,造成了民生的涂炭和起义的惨败。但像黄巢这种大规模以人肉为军粮的恶行,已是人性灭绝,前无古人。但后代人为什么还要给其带上“千古英雄”的帽子呢?历史意识的扭曲让一个嗜血的恶魔头上有了英雄的光环。
中国的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英国的萧伯纳说过与此类似的话语:偷一条面包进监狱,偷一条铁路进国会。这种“杀一个人偿命,杀一万人成为英雄”的逻辑,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了。当我们正视血色的历史页面时,不禁感叹,无论是一代雄主,还是千古英雄,踩在他们脚下的都是一些匍匐在地、呻吟痛苦的小人物。正是这些小人物的血肉之躯,奠定出他们彪炳历史的高大形象。王者“吃人”的丑恶面目随着历史页面的翻转而去,渐渐变得模糊起来,而他们美丽的“画皮”却愈发鲜活起来,让后世愚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