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淡菊如烟文集 > 那些年我们拥有的美食

那些年我们拥有的美食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淡菊如烟文集 !

    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  这是个美食泛滥、吃货横行的时代。三季舌尖上的中国,把国人迟钝的味蕾和麻木的神经又唤醒了,美食、生活、文化、人情在国人的舌尖上跳跃,在心窝里翻腾,在咀嚼里品尝日子的五味俱全。

    我在网络里寻找向往的美味,在旅行的途中品尝各地美食,放到嘴里,却时常食不知味,难得有特别难忘的味道。倒是童年里偶尔吃到的东西,叫我回味绵长,若陈年的老酒,只需掀开封条就已醇香四溢。

    那些年,日子清贫,肚子里没有油水,更难以饱腹,长年饥饿的感觉让味觉灵敏极致。吃惯了粯子粥和咸菜,偶尔有点别的吃食,便是欢天喜地,回味无穷。

    (一)寻觅大自然的美食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耕地不少,但都是生产队的。大人们一年到头在田里忙活,但分到各家各户锅里、碗里的少得可怜。清贫的日子,寡淡的肠胃,饥饿像田野的风,天天都有,只是时轻时小重、时缓时急。我们这些八九十岁的孩子们,更馋得似乎什么都吃得下。人是有着无限的求生本能和巨大的生活潜能,饥饿难当时,我们会在地头、田角,在河滩、沟渠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

    春天,与万物一同生长的是我们的个子和胃子。麦子还没有熟,但茅草已经破土而出,清明前后,茅草的花骨朵悄然鼓胀,当然逃不过饿得发绿的眼睛。拔茅针(茅针实际是茅草初生叶芽后处于花苞时期的花穗)是我们每天散学后的功课。拔得茅针,便坐在河滩,剥去外壳,尽情享受茅针的润滑、清甜,软软的花穗,柔滑的浆汁,一根一根吃根本不过瘾。我们一下子剥上十几根,然后狠狠地咀嚼,吃个大块颐朵,吃得满嘴冒汁。我们还自编儿歌,互相嬉戏:“茅针青,茅针红,我吃肉子,你吃怂。”茅针吃再多,肚子里还是寡淡空洞。实在馋了,我们就去掏蜜蜂窝。矮矮的土墙上有无数圆孔,那是蜜蜂的巢。黄昏时分,蜜蜂就回巢了。我们找来小棒,伸进蜂窝,轻轻一拨,蜜蜂就到了洞口。逮着蜜蜂,撕开它的肚皮,就能吃到晶莹透亮的蜂蜜。那时候,只有饥饿、不懂残忍、不懂畏惧,只知道鲜甜的蜂蜜会让味蕾跳跃、欢喜。

    待夏日的阳光,把庄稼拔高,把麦子灌上浆,把瓜果蔬菜喂得精神抖擞的,我们的选择也就更多了。田里的黄瓜纽,嫩茄子,还有莴苣,自然逃不过我们的眼睛,不过每次偷采也逃不过大人的眼睛,总是满足了肚子,疼了屁股。倒是桑葚和灯笼果可以尽情地吃。屋后的胡桑田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我们的战场,每当桑葚开始慢慢变红,村里的孩子们就开始争地盘、抢占桑树。桑葚的味道是我们喜欢的,紫色的浆果,摘到手里,不用洗,我们就可以吃得欢腾、满足。每次都要吃得嘴如血盆、舌头僵直;吃得手如乌爪、肚子饱胀,才肯钻出桑田。等到桑葚采光、落光,我们便钻进棉花地找灯笼果。小时候我们不知道灯笼果,只知道这好吃的果子叫“端端酱”“端端酱”的植株比棉花要矮,我们得钻进棉田,猫着腰在排水沟里穿行,找到一棵“端端酱”草也未必有熟了的果子,没熟的果子像青豌豆,包在绿绿的外衣里,口感又酸又涩。等果壳外衣黄了,果子就熟了,黄澄澄、晶亮亮的,果肉汁水粘稠、酸甜,有股清香。果肉包裹着很多小籽儿,嚼起来口感很独特。灯笼果花期长,果期也长,成熟的果子又能存放。那个被饥饿困顿的年代,灯笼果是上天眷顾孩子们的礼物,是我佛慈悲掌心里偷藏给孩子的玄机。于是,每每找到一株灯笼果,我们便在心里记住位置,或在田头做上记号,三天两头去采摘熟了的果子。从盛夏一直到霜降,灯笼果渐次奉献给我们甘甜的享受,给我们对土地、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至于菱角、芦嵇,我愿意用更多的笔墨去唤醒、去回味不曾忘却的味道。

    秋天来了,三餐之外可以吃的更多了。在田边掰个玉米,挖个红薯,扔进灶膛便足以让肚子满足,那些霜打过的茄子,就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水果,脆脆的、甜甜的,不必现在的苹果差呢。倒是偷吃“糖豆”的感觉很奇妙,现在想来有些恶作剧,有点暴殄天物。秋霜起了,村子里便开始种蚕豆。铁锹在地里挖一个深深的口子,撒一把灰白的磷肥,扔进几颗干蚕豆,再用铁锹轻轻拍一拍泥口子,蚕豆便开始了它们孕育发芽的旅程。我们是一群吃不饱的馋猫,每天去田边窥探蚕豆发芽的消息,不肖十天半个月,蚕豆就开始发芽,刚出的芽很细很弱,不足米粒大,只是蚕豆冒出的尖尖角,像我们大拇指上长出的肉刺。我们趁大人不注意就去扒“芽豆”食指或者中指伸进土缝里轻轻一抠“芽豆”便同碎土一起腾跃而出。我们不敢把每个口子里所有的蚕豆都抠出来,只是每个洞口扒一两颗,然后用土把洞口敷衍一下。“芽豆”弄回来,趁着烧火做饭,把豆子放在铲灰的铁铲上,伸进灶膛,三五分钟,豆子就“毕啵、毕啵”开花。拿出来,不等凉透就撕去豆皮塞进嘴里。刚发芽的豆子是含糖的,我们就称它“糖豆”那味道,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吃过便不会忘记。而每次偷吃糖豆,也是心惊胆战,可谓惊心动魄。有一次生产队开会,说谁家谁家的伢儿偷了队里刚种下的蚕豆,母亲回来一顿训斥,一顿巴掌,以后再没敢扒“芽豆”但是,它的味道却从此魂牵梦绕。

    冬天对于那个贫穷的时代来说,是极其残酷的。小的时候,感觉天气极冷,简陋的草房,破旧的衣衫,根本难以抵挡寒冷的侵袭。最难忍受的是又冷又饿,没有书,没有电视,没有玩具的冬天,除了瑟瑟发抖,眼冒金星,似乎也无其他事可以做。碰到天气晴暖些,生产队里挖河泥积肥时,孩子们就如鸟雀般“呼啦啦”冲去屋子,去田里捡拾随河泥一起挖出来的菱角。黑黝黝的老菱角裹在黑油油的淤泥里,谁眼疾手快,谁就是幸运儿。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敏锐的嗅觉,不肖多久,个个都有收获。饿极了的,用衣袖擦擦污泥,就咬起硬邦邦的生菱角来。大都还是拿回家、洗干净放到锅里一煮,一盆天赐美味足以慰藉饥荒的肠胃好几天。当然,我们还会去河边挖些芦根,洁白的芦根,又脆又甜,堪比现在的甘蔗。芦根拿回家煮水喝,淡淡的香、浅浅的甜,听说能润肺、降燥,我们更乐得喝上几大碗了。

    童年的记忆里,我挨过饿,但从不悲观绝望,因为有土地,有寻找发现的眼睛,更有不怕苦、不怕脏、不怕揍的精神。春天上树摘桃、摘杏;夏天下河,摸螺蛳、蚬子还有河蚌,甚至用淤泥堵洞抓过螃蟹;秋天钻进田里淘灯笼果、红薯、玉米,掰折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高粱;冬天还把屋檐下挂着的冰凌折下来当冰棍吃。所有这些,相对于现在五光十色、层出不穷的吃食,真是算不上丰富、美味,但确实是那些年我们拥有的美食,是那些年我们自己动手觅得的聊以解馋、抚胃的美食。也是多年以来,我无数次咀嚼回味的酸甜苦咸,是童年的味道,也是土地的味道,更是生活的味道。

    (二)难得享受的惊艳美食

    童年的时候,孩子是在土地上和庄稼一起疯长的。阳光、泥土、河水还有田野里的风,滋养着庄稼,也滋养着村子里的孩子们。饥荒的日子里,孩子们除了自己在田野里觅食,也偶尔能吃到家人用心制作的堪为惊艳的美食。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了,日子稍稍宽裕起来,大人们逢着高兴也给孩子们露一手。平常的三餐饭菜,逢年过节的鱼肉酒菜不算,倒是还记得几样我觉得堪称人间美味的吃食来。

    其一就是爷爷做的饼酱。小时候,去爷爷家,就爱拉开爷爷的碗橱门。永远是那股子酸酸臭臭的饼酱味,我却愿意深深地嗅几口,然后缠着爷爷要饼酱吃。爷爷做饼酱的手艺,我已经记不很清楚。我记得做饼酱要用黄豆,没有黄豆就用玉米粒。爷爷拗不过我,就把积攒已久,依然为数不多的黄豆和玉米拿出来。黄豆和玉米混在一起,放到锅里炒熟,然后放到屋前的石磨上磨,我自然乐得帮爷爷推石磨,几圈下来,香气四溢,诱得人口水直泛,手臂也不觉得酸痛喽。黄豆和玉米磨成粉装在一口瓦钵里,然后把烧得滚开的水倒进瓦钵,用铲刀反复搅拌。屋子里弥漫的香气像无数挠人的手,撩拨着辘辘饥肠,酥痒难耐。但距离吃饼酱还有些日子,拌好的酱料蒙上一层纱布就扔进碗橱里,让它自己发酵。一周月后,酱料发粘了而且泛出一股酸臭的味道,这时爷爷就把切碎的生姜末还有盐和料酒掺进去,搅拌均匀。然后搓成馒头大小的一团一团的,依旧扔进瓦钵里。取一团出来,淋一点菜籽油和酱油,在饭锅里一蒸,出锅时撒上葱花,一份绝对美味,味道独特的饼酱就可以享用了。只要有饼酱下饭,几海碗粥饭都能迅速下肚。那种初闻时的酸臭,到了嘴里就是谷物和生姜、黄酒发酵后的神奇味道,能唤醒每一颗味蕾,调动每一根神经,让吃饭成为一趟奇妙的旅行。不过,爷爷去世后,就难得吃到饼酱了。早前几年,中心菜场有人卖过,我也买过,这几年饼酱早已销声匿迹,难寻踪影了。不过饼酱的味道还时常在鼻尖心头飘忽而过,叫人心痒嘴馋。

    第二要算浮粉。这个“浮粉”到底怎么写,或许也叫“糊粉”我已不得而知。我只记得浮粉非常好吃,那个年代等同于吃肉的享受。因为要用籼米或者豌豆这些难得的食材,母亲也很少做浮粉。有一回母亲炒了很多豌豆,送到村西头的磨坊磨成豌豆粉,我坐在灶膛前烧水,水开了,母亲把豌豆粉慢慢扬到水中,边扬边用长筷子搅拌,搅成半锅粉糊糊,然后盛到钵头里。等豌豆粉糊凉透,轻轻摇晃瓦钵,四边不沾了,浮粉就做成了。把一钵的浮粉倒扣在切板上,先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取出其中一块,切成厚约一公分,一寸长、半寸宽的小块,放到锅里用油一煎,撒上盐花、葱花,一盘鲜香四溢的浮粉就做好了!黄澄澄,油亮亮,配上绿油油的葱花,看着就晃眼。浮粉的口感有点像现在的凉粉,不过比凉粉更细腻、润滑,比凉粉更具豌豆独特的鲜香。我们就当吃的肥肉,特别爽口,特别解馋,特别过瘾。前天回老家,跟父亲提起,父亲说过天尝试做一回,真是无比期待。

    然后就是冷蒸了。我对冷蒸情有独钟,已经好多次用文字描述、回忆,而且今年五月,我买了10斤,至今还有一斤冻在冰箱里,留着解馋。儿时的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陈年的粮食所剩无几,村民们开始扯冷蒸——把已经灌浆且饱满的青麦穗扯下来,撸下青青的的麦粒,放到大铁锅里炒黄,满村飘散着炒青麦的甜香,唾液裹着胃液在体内奔流。炒熟的麦粒送到磨坊去皮、磨碎,温热清香的冷蒸就做好了。冷蒸就着照见人影的粥汤就能维持一段时间,等到麦子全熟,饥荒就告一段落。冷蒸的味道是最原生态的麦香,混合着泥土、阳光、清风的味道,清新淡雅的绿色,软糯微甜的口感,有时还能嚼到整颗的麦粒,带给空荡荡的肚子以无限的满足感。若是用油和糖炒了吃,那就更美妙,更叫人惊艳了。

    再说说蟹渣吧。童年的时候,蟹渣不算是稀罕物。“粯子饭、臭蟹渣,你不吃,我不拉”是个个会说的童谣。不过也不是常年能吃上蟹渣的,因为田里种不出梭子蟹来。那时候,全年的工分,到年终也就分得百十块钱。钱少得可怜,可物价相比如今可谓极低。屋后的如泰运河上,时有小渔船驶过,渔船上装着从海里新捞出的鱼啊,虾啊,蟹啊,还有文蛤。听到吆喝,人们便涌到河边,招收停船,根据需要和经济能力少许买一些海鲜,当然大都数人是来看热闹的。那时候,一块钱可以称上七八斤梭子蟹,拿回家,冲洗干净,剥去外壳,去掉内脏,把蟹身掰成两半扔进一个小坛子里,加上盐、料酒和生姜末,接下来用擀面杖使劲捣。捣蟹渣是孩子们最乐意的事,围着坛子,用擀面杖死命的捣,把蟹肉、蟹壳捣成蟹糊,欢笑声把树上的叶子都震了下来,那笑声是裹着海鲜味的哦!不过刚做的蟹渣还不够味,得封存三五天,让食材与调料在温度、时间和空气的神奇魔力中融合、酝酿、发酵,再启坛时,你会被裹挟着大海的咸鲜陶醉、陶醉。盛出一小碗,下酒、就饭,就可以如大人们说的吃得“鼻塌嘴歪”不过,蟹渣要是淋上菜油,浇上酱油,撒上蒜叶,放在锅里整一整,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咸、香、鲜、美,那种往牙缝里钻的快感,只在那个年代体验过。

    那些年我们拥有的美食,除了这些,母亲做的脂油拌菜饭、手擀大麦面、杨柳叶摊饼,过年时自家酿的甜酒,蒸的红薯面馒头,还有母亲跟乡邻“讲平货”(当时一人发起,众人aa制的购物活动)买的白糖麻花(方言叫“糖绞儿”),也是难以忘怀的。曾经拥有的,已然难再的令我惊艳、难忘的美食,只是那个年代偶尔的奢侈。是父母、长辈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为孩子们挤出的一点犒赏,是镌刻一生的美好回味,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和感动。

    那些年,无论是自己在田间地头河滩觅得的吃食,还是大人们偶尔为我们做的美味,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勤劳的犒赏,是爱的给予。那些年我们拥有的美食,如今的孩子却难以享受了。其实,如今的孩子,难得享受的不仅仅是美食本身的原汁原味原生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态,而是当年我们在泥土上耕耘、索取、寻觅的体验,是那份时常在心中涌动的对上苍,对泥土,对庄稼,对美食的那份敬畏和感恩的心境。

    (如烟写于2015年10月6日)

    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编者按  对美食,享受、敬畏、感恩,品之味,思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