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倒霉蛋_丁子文集 !
读完一位网友的感情日记小资女人,引起了内心强烈的震荡,因为我脑海里漂浮着另一副清贫破落景象。
那是一个利用大集体老保管室改造的乡办敬老院,在深山洼地与普通农户没有什么区别。连厦房一起总共五间,里面住着14位五保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71岁,院长是住在三里外的退职老支书,每月120元工资补贴。这是乡里头头们硬压给这个老党员的政治任务:“你不管谁管?!”没有钱雇炊事员。给老人们做饭的是96岁的院民李氏老太太,她可是敬老院的福星。一方面她担任炊事员,给十多个老人义务做饭吃,不用开工钱;二是她与收养的那个61岁的哑巴儿子是城镇户口,每月都享受着130元的低保,李氏自己花20元,哑巴儿子只用10元零花,其余230元做了院民油盐酱醋的开支。全年十四人的医疗费总共花了不到1200元,不是没有病,是扛着病没钱吃药啊!老院长有空就带着能动的院民去“锻炼身体”--上山砍柴火卖,给外出打工的高收入农户掏粪池,掏猪圈、牛圈,都是五元钱一天。就靠这些收入偿还医药费赊欠,只剩下480多元了债务了。老支书乐呵呵的说:“什么都不缺,他们比散养的那些五保强得多呀!”哑巴认出我是个“干部”兴奋地张牙舞爪,忙着带我去看装有粮食的柜子,挂在墙上的陈腊肉,大坛子的柿子酒。还感激地掏出烤在火塘里的烧红薯,给我吃大餐,看得出他们对目前生活的状况很满足。
而我在想62岁的老支书跑不动了怎么办?缠着小脚的李氏老太太一病不起怎么办?这破土屋干楼板,干木板墙壁让漏电、以及火塘里的火苗引燃了怎么办?从那里调研走后,我除了写一篇颇为真实的调查报告外,什么也帮不了他们。他们的生活状况,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沉甸甸的竟然成为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你们这些把几千元花去买小狗养、用大把人民币搪在雪白的脸上的贵妇人们,你们看过我的这段“特写”有触动吗?当然,你们在花自己的钱消费呀,洒脱着自己的富有,愿意咋花就咋花!我能说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啊!一方面有人在超前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成果;另一方面还有贫苦的辍学儿童,还有没解决温饱的五保老人在凛冽的寒风中饥饿着、战栗着。三年前我的那篇调研报告,国务院是肯定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