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潮水带星文集 > 坚守心灵的那块净土

坚守心灵的那块净土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潮水带星文集 !

    当今社会,诸多诱惑纷至沓来,不免让人眼花缭乱,于是有人迷失了自己。然而,还有一些人,于喧嚣躁动之外,始终在内心里葆有一份坚持,默默守护着那块心灵净土。

    认识刘永宗,缘于他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着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打动我的或许不是文章本身,真正让我折服的是潜藏在文字里的精神骨气。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不管打工的生活再艰辛,我都不要被打垮!我要改变生活,而不要被生活改变!”就是这种执著向上、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让他在困顿不堪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而这种精神又是文学赋予他的,可以说,是文学改变了他的人生。

    刘永宗1979年生于莆田沿海农村。在四兄妹中排行老大。中学就读于莆田十一中,但由于家境贫寒,读完高一他就不得不辍学了。辍学之后,他先是在家跟叔叔学木工,同时还学了点修车技术,自己开一小间修车店。由于收入实在微薄,不久以后,他跟随表叔前去厦门,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在之后十余年的漂泊岁月里,他先后当过建筑工人、售货员、维修工、业余记者等等,可谓经历丰富。期间,他也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真切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及一些不为人知的痛楚。可面对当初的选择,他平静地说道:“我想,如果我执意要读,最后可能我们四兄妹都没书读。

    上高中时,林雄山老师在班上朗读了他的一篇习作,并当众表扬了他。这让他顿觉信心大增。从此以后,他开始迷上了文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后来辍学了,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心中已经涌起一个作家梦。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写作难免不得要领,刚开始的许多投稿都如泥牛入海。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经常订阅一些杂志,如福建文学、写作、阅读与写作等,而且通常看书写作至半夜仍不知疲倦。他始终坚信,文字可以照亮生活。

    现实世界里,在一个饱受苦难的人看来,文学具有强大的力量,甚至于,它比任何一种力量都更为真实且有力。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叶嘉莹教授曾经说过:“研究古典诗词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在艰难困厄中,也是文学赋予了他生存的勇气,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微弱的曙光,然后支撑着他坚定走下去。

    打工期间,在艰辛的劳作之余,他坚持用笔记录下打工路上的酸甜苦辣。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打工岁月,他觉得,它已不仅仅是磨难,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因为这些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为热爱写作的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夏天的夜晚,工地上蚊子很多,他就用布把脚包起来,在昏暗的路灯下写些他“视若珍宝”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时候甚至就写在废弃的烟盒或水泥袋子上面。这种精神不能不让人感佩动容。

    对于一个只有微薄收入的打工者而言,因为书价昂贵,买书成了一种奢侈。可是,为了看书,爱书如命的他会撑上雨伞骑着单车去1公里外的书店借书。当他在马路边发现一个旧书摊时,晚上收工后,他就经常跑过去溜达、淘书。在旧书摊上,他淘到了一些让他爱不释手的书,如写作通论、臧克家诗选等,一本写作通论被他翻了无数遍。

    在厦门打工期间,由于居无定所,他还特地在吕岭路租了一个信箱,就为了方便投稿。在落脚的地方,为了“拜师学艺”他还去拜访了一些生活在当地的作家(如林轩鹤、柯文溥、林懋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耕耘,现今他已加入中国散文学会。1996年至今,他的不少散文作品陆续发表于黄河文学、福建文学、青春潮、福建日报、莆田文学、辽宁青年等上百家省内外刊物,并于2008年荣获“云里风文学奖”2009年获“逢时杯”征文“最佳新人奖”不仅如此,文学最终也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尽管还在漂泊路上,不同的是,如今的他在北京一座写字楼里上班,已然成为白领一族。

    他说:“‘激扬文字收割流浪岁月,典藏真情摆渡漂泊人生’是我一个美丽的梦,希望我的梦可以越做越圆。”祝福永宗的文学之路越走越顺,文学之梦越做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