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说服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说服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我在明朝当国公 !

    “半个月就可以聚集起数万大军?”

    杨峰面色微冷,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历史上李自成好几次都被官兵逼到了角落,被打得只剩下数十人,但用不了多久便又能卷土重来,重新组织起数万乃至十数万人马继续造反,靠的就是他们那堪称恐怖的裹挟能力。

    流寇每到一处便将当地全部破坏,将当地所有百姓全都裹挟到他的队伍里,并将所有的生产物资、房屋全都破坏,失去了一切的老百姓只能无奈的加入到了李自成的队伍。

    毕竟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失去了房屋、粮食的人是没有办法单独生存下去的,想要活下去只有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杨峰一直都认为,明末的流寇其实就是一群蝗虫,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设,每当他们将一个地方全都摧毁殆尽后就会跑到下一个地方继续破坏,直到把一切都毁灭。

    朱由校沉声道:“爱卿,不能任由他们这么发展下去了,否则即便将来能歼灭他们,但造成的损失也不是咱们能够承受的。”

    “确实如此。”对于这点杨峰也持相同的观点,“陛下,对于流寇微臣还是那句话,既要利用也要限制,否则很容易就会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您放心,在来之前微臣已经给留在孟津的江宁军下了命令,此刻他们应该已经动身剿匪了。”

    “唔……爱卿既然已经有了安排,朕就放心多了。”听到杨峰早有准备,朱由校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不过杨峰随即又听他说道:“爱卿,根据下面送来的情报,此次流寇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便攻下数个县城,却是因为这段日子流寇军中传遍了一首歌谣,河南府不少百姓们听到这首歌谣后纷纷纷纷加入了流寇,所以他们的势头才格外猛烈。”

    “歌谣?”

    杨峰脸色微微一变。

    朱由校继续道:“朕记得这首歌谣唱什么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旁边的杨峰紧接着又唱了出来。

    “对,就是着几首歌。”朱由校连连点头,“朕就不明白了,百姓们莫非都是傻子么,怎么连这么愚蠢的歌谣也会相信。”

    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陛下,这样的歌谣若是在太平年间自然是毫无市场,但近年来大明旱情贫乏,纵有微臣提供的高产种子,但粮食的产量依旧没能增加多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地主士绅在背后推波助澜,可以说如今的流民潮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而对于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来说,这首歌谣不管它有多么的荒唐,这些人都会下意识的选择相信他,您能明白么?”

    朱由校苦笑着点点头:“朕明白了,这些歌谣对于穷苦百姓来说就如同最后的救命稻草一般,纵使再荒唐,那些百姓都愿意相信他。这全都怪朕啊,没有把大明江山治理好,时至今日居然还有如此多的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以至于让贼子轻易蛊惑。”

    “陛下过于苛责自己了。”杨峰摇头道:“陛下虽然是大明的皇帝,但大明江山的治理却不能只靠陛下一人,靠的是整个大明的官吏、士绅以及所有人才能将大明国管理好,所以您大可不必将所有事情都往自己肩膀上抗,其实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

    杨峰没有说谎,在他看来朱由校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至少比起历史上那个勤劳、愚蠢而又多疑的下一任皇帝好得太多了。

    别看如今大明发生流寇潮,但总体来说大明比起以前已经稳定多了。

    首先那个大明的死敌满清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这样一来大明的外部敌人已经去掉。没有了满清这个在辽东虎视眈眈盯着大明的死敌,历史上将大明财政拖垮的辽饷便得以停止。

    不仅如此,由于福建海关的成立,大明的财政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天启五年的六百多万两提高到了一千五百多万两,这还只是财政的收入,还没包括大明皇家银行每年送入朱由校內帑的六七百万的私房钱。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同样如此,手里有了银子自然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表面上看流寇来势汹汹屡禁不止,但事实上只要朝廷财政没有枯竭,就不用担心被推翻。

    面对杨峰的安慰,朱由校的情绪还是不怎么好,他叹息道:“你知道吗,这些日子朕连觉都睡不好。朕既盼着能如爱卿所言,借助那些流寇之手将那些盘踞在江南数百年的土豪劣绅们好好梳理一遍,但又担心流寇为祸太过,届时即便能够将流寇剿灭,整个江南也会毁于一旦,你能了解朕的心情吗?”

    “臣明白!”

    杨峰轻轻颔首,他可以理解朱由校那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对江南地界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地主士绅势力痛恨无比,恨不得将他们连根拔起,但又怕在这个过程中把江南打烂,毕竟那里可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

    不过对此杨峰却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微臣对陛下的心情能够理解,但陛下也应当知道,在那些商贾士绅以及地主数百年的经营下,如今的江南称其为国中之国也不为过。

    朝廷的政令在江南一带根本就施展不开,他们阳奉阴违、虚报赋税,甚至敢杀害朝廷派去收税的税吏,为了银子他们什么事情都敢做,这样的江南对于大明来说有何益处?

    是……此前来自江南的赋税确实占据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恃无恐,敢于跟朝廷讨价还价,对于朝廷的法令拒不执行,甚至还闹出了一年茶税只有十六两的笑话,这样的陋习若还不清理,大明朝廷的威严何在?王法何在?”

    看着慷慨陈词的杨峰,朱由校深吸了口气苦笑道:“你是对的,朕也不会阻止你,只是希望在清理那些渣渣的同时,能给江南多留下一丝元气。”

    杨峰郑重的点点退:“臣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