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法兰西不缺皇帝 > 17.兰道多面堡

17.兰道多面堡

作者:幸运的苏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法兰西不缺皇帝 !

    法军第二军阵地内,军号声炸起,小杜朗所在的散兵队伍,穿过了掷弹兵和少数炮兵组成的前卫线,飞也似的各自集结为两道战线,第一道是尽快疏散开的散兵,而后一道则是以班排为单位的“预备散兵”。

    刺鼻的硝烟里,小杜朗和居丹交替掩护,靴子下踏着被霰弹轰毙地奥军散兵尸体,收集着他们还未来得及击发的枪支,还有弹药,连续不断地往山坡上冲锋,并利用一切遮蔽物掩护射击,第二军的其余散兵也是这样做的。

    他们都是在旺代战役里磨砺出来的好手。

    可奥军第二道战线的散兵,很多也是克罗地亚、匈牙利地区应召来的射击高手,每一次交手都存在着极度的危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现象比比皆是。

    两军的炮弹,也在散兵们的头顶上飞来飞去,气浪和噪音能把人的意志完全消磨垮掉!

    一块凸起的柑橘树侧,是居丹找到的优良掩体,他下面的燧发枪OTg2NTc=速射技术就发挥出来啦:居丹单手握住枪托,让枪管倾斜伸出在外,而后另外只手闪电般地往药池里洒火药,拔出通条清理枪管,捣入子弹压实,而后摆正姿态,根本不瞄准就射击出去。

    一根枪管打报废掉,居丹就换作另外把枪,在树根下足足摆放了六枝燧发枪,有1777的,也有奥地利产的,一分钟内他能打出六发子弹,只听砰砰砰声根本没有间歇,他和另外几名散兵就依靠这样的轮番射击,把对面一个排的奥军散兵给压得抬不起头。

    而小杜朗则伏在树干的另外一侧,是阴影里的杀手,他手持着共和二年式凡尔赛线膛枪,只瞄准着敌人散兵里的军官和士官下手,短短时间内他已射杀了三位,重伤了二位。

    “你下手可真的是狠,起码让对面一个营都没法指挥。”居丹喊到。

    “敌人的精英可都在我的枪口下,只要一位军官被我打死了,顺带着一百名甚至一千名士兵都没法战斗下去。”小杜朗得意洋洋。

    第二军的两个步兵师,也已抵达到前卫线,他们进入战场时依旧江浙湖汉北是营横队和营纵队混编,而那面奥军两路纵队艰难地在法军散兵火力威胁下转变为横队,很快施登丘陵棱线上的双方阵列越来越延展,火线也越来越长,苏里南军长和他的军胜任了“柏油娃娃”的角色,将奥军中央阵线的两个纵队给钉死了。

    北坡下,卡尔大公笔直地站在军旗的影子下,用望远镜观察,或听取参谋官的汇报,知道敌人前卫部队很难缠,“大散兵战术已失败了......啧,看来过于密集的散兵线很可能会遭到敌人枪炮忽然打击而伤亡惨重。”卡尔大公记下这个教训,接着他看着那边南坡战场升腾起的滚滚烟尘,还有顺着北坡排好横队的后继部队,就询问参谋长拉图尔伯爵:“敌人抵抗非常顽强,是否要投入我的预备军?”

    拉图尔伯爵忧心忡忡地指着图纸说,敌人左右翼都投入差不多一个军的兵力,我担心我方的两翼会率先支撑不住。

    卡尔大公扁着嘴,稍微计算了下,“也就是说,敌人还有余裕,起码也是一个军。”

    拉图尔伯爵点点头,用套着手套的手指,在作战地图上划拉几下,将法兰西革命军前卫、左翼、右翼还有后卫勾连起来,说就这样子,宛若个钻石的形状。

    卡尔大公的眼神发了狠,“敌人后卫上来了,我的预备军也要上去,最简单的算术,谁能压得倒谁,谁就能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可是敌人有兵力优势。”

    “维尔茨堡里还有三万将士,我就不相信,他们会蠢到突破不了敌人的寥寥牵制兵力,只要他们能击敌人之背,那整个帝国就能获得优势,还用蠢到期盼和谈嘛!”

    拉图尔伯爵放下望远镜,微微叹息声,说事到如今,也只有指望维尔茨堡的守军能奋勇一把,奠定战局了。

    这时,南线处,英勇无比的“兰道多面堡”已经击退了维尔茨堡守军发起的第四次冲锋。

    兰道多面堡的位置非常巧妙,先前在法军围攻维尔茨堡时这儿的地点显现不出来什么,但至两军主力在施登丘陵硬碰硬决战时,劳巴蒂尔上校的眼光就显出来了:

    多面堡西侧,便是美因河,这面便不会再遭到威胁,还能用浮桥和玛索将军的那翼保持联络;东侧从土岗直延伸到维尔茨堡至弗思巴赫镇的大道,是兰道支队和马德里半旅的核心阵地,这条大道穿过维尔茨堡城东原野中间,右侧是密集的森林和沼泽,守城的奥军是不敢冒险于此迂回的,因害怕菲利克斯在此设下口袋埋伏(战后才知道护宪公只在这片留下一个轻骑兵中队的警哨罢了),故而争夺通道的焦点,便只能落在这多面堡上。

    当得知卡尔大公主力来援后,维尔茨堡的守军临时组成个指挥会议:掷弹兵旅司令官冯.凯姆,步骑混合旅的司令官列支敦士登约翰王子,还有卫戍司令官弗莱赫尔.冯.霍茨少将,这仨是会议的三巨头。

    城内的奥军总数目,名义上确实是三万,可精锐全被卡尔大公先前带走,尚有战斗力的便是凯姆和约翰王子麾下的七八千人,还有拉德茨基指挥的自由团,其余的也即是并入霍茨少将指挥棒下的,几乎全是新兵——步枪和子弹都不全,大炮也基本等于没有。

    最初,霍茨少将选择的突击口,是玛索将军位于左岸的多面堡阵地,然玛索的这翼光是八磅炮和十二磅炮的“重炮”就有六门,奥军步兵列着纵队,刚靠近法军壁垒,就被十二磅炮一发从头穿到尾,一个分排瞬间就化为灰尘。

    于是奥军调转突破口,又瞄准了右岸法军“兰道多面堡”,霍茨少将认为构筑这座堡垒的不过是三四千法军士兵,就算配备了工程兵营,也只是仓促完工。

    不过霍茨少将又失算了,劳巴蒂尔不但动员了士兵,还动员了附近的百姓,虽然时间很赶,可起码让多面堡外面的棱线全都切削为四十五度的斜坡,并且也挖掘外围的壕沟,并紧急垒起五座“外射形状”的箭头堡,横在大道的侧翼,算是彻底封死了这里。

    维尔茨堡奥军在前两日就制订出针对“兰道多面堡”的战术:

    集中城内两个炮兵连火力,反复轰击摧垮法军临时工事,然后以约翰王子的混合旅为主力,部分新兵蹑后,采用纵队迫近强击战术,先拔除掉法军在外围的箭头堡,而后将炮兵连推上前,掩护约翰王子的旅,攻陷此多面堡,进而威胁敌人主力的后背,配合卡尔大公,获得战役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