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法兰西不缺皇帝 > 41.格里博瓦体系

41.格里博瓦体系

作者:幸运的苏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法兰西不缺皇帝 !

    这个命令,也就是说,菲利克斯连传统的临时铸造臼炮来攻击要塞的程序都省略掉了。

    一切按照法兰西新式炮兵宗师格里博瓦的主张去做!

    七年战争时,原本威震欧陆的法军炮兵,因火炮笨重而完全无用武之地,故而王室将格里博瓦召回,要求他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炮兵体系,格里博瓦曾独立指挥过奥地利炮兵队伍,其后又当过普鲁士炮兵二把手,所以他博采众长,他的体系最关键就是三条:

    减轻野战炮的炮管重量,格里博瓦认为身管应该缩短到不超过18倍于口径的长度,铸炮材料也改为更为轻便的铜,并改良了炮车,使之更易于奔驰,还有“步兵野战炮十二磅炮便是上限,比这更大的火炮全都缺乏机动性”,至于骑炮,炮更应该轻型化,因机动是炮群威力的基础;

    火炮只有三种类型,即野战炮、海岸炮和要塞炮,当务之急是将野战炮部队从其余两种类型的炮队里剔除出来,此后野战炮队和攻城炮队要完全分离,它的唯一职责就是消灭进入射程内的所有敌人,无论是人,还是马,还是炮,统统用实心弹、霰弹和榴弹加以摧毁;

    炮群威力另外个基础,即是射速,重炮除去过重不利于机动外,OTg2NTc=还有个致命缺陷便是射速太慢,无法对列队的敌人造成足够的杀伤和破坏,到战场上完全是累赘,故而格里博瓦要求口径、弹药和射表完全统一,就是要尽量提升射速,“一门炮在战场上打出越多的炮弹就越成功,哪怕打完后炮管报废,那也是值得的。”

    最终格里博瓦出炉的野战炮兵体系里,拥有四种类型火炮,即十二磅炮,八磅炮,还有长短两种类型身管的四磅炮(格里博瓦同时也设计一套攻城炮兵体系,在此不述),不过法军里还是混入大量的六磅炮和三磅炮,作为团级、营级支援火炮,它们主要来自于战场缴获,也备受士兵青睐。

    为了增强机动性而设计出来的格里博瓦式炮车,有两个牵炮位置,一前一后,前面用于发射,后面则用于运输,另外还有三种由马匹牵拉的弹药车,即十二磅炮弹药车(十二磅、八磅和六磅炮的弹药全归它运载),四磅炮弹药车(四磅炮弹药和步兵火枪弹药全归它运载),还有一种是骑炮专用的,仿造奥地利的“香肠座弹药车”,骑炮兵们就坐在其上乘车进入战斗,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马匹......不过法军野战炮兵完全驮马化,还是靠拉法耶特侯爵主军时才实现的,在此次沿阿登.桑布尔地区行军时,这个体系发挥出巨大效用,将炮兵军全部一百七十门炮的纵列,伴随步骑队伍及时而完整地送抵沙勒罗瓦的战场。

    次日,拿破仑站在炮兵军指挥所的位置,眺望着肃杀的要塞身影,因它西侧被河流隔开,没法使用炮兵掩护步兵攻坚,故而拿破仑将状态最良好的炮兵连,全都穿过舟桥,布置在沙勒罗瓦的北侧和东北侧,一道环形的炮垒线处,每个炮兵连分为三个排,每排负责两门八磅炮(或六磅炮),单独筑成个临时壁垒,呈倒三角形分布,其后五十步开外,则是两辆弹药车和驮马,在每个炮兵连的间隔处或侧后处,主攻的玛索师和佩里尼翁师都布置了掷弹兵连,或者一支步兵营横队。

    炮垒线的纵深后方的第二道,拿破仑布置了十二磅火炮,这是他最看重的“致命火力”,此种炮既可以用实心炮弹摧毁敌人工事,也能使用大量霰弹轰散敌人的迫近反攻。

    至于骑兵炮,还有轻型的三磅炮、四磅炮,拿破仑全都分散配属江浙湖汉北给玛索师和奥什师的步兵营了,它们和十二磅炮一起,构成了“预备炮兵”。

    “不要用你的火炮和珍贵的弹药,和敌人要塞炮进行互射,炮兵不应该投入到反炮兵作战里,否则即便你能压制住敌人炮兵,但你们的步兵和骑兵却失败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的炮群,主要的职责便是轰开敌人城防,清扫阻挡在我方步兵前的敌人!”火力射击前,拿破仑将所有炮兵连的军官还有各炮兵主任们都召集来,诉说了他的告诫。

    大约五十分钟后,拿破仑指挥所升起了信号旗。

    更远处的大指挥所,菲利克斯与参谋将校们见到此情景,不约而同地都举起望远镜来。

    菲利克斯只觉得地面滑动了下,炮兵军阵地,最右方的一门八磅炮吐出团火焰,接着自右而左,上百门大炮逐次轰鸣起来,而后十二磅炮的巨大射击声响也有节奏地夹杂其中,这么多火炮集中使用,狠狠敲开土木要塞的防御,菲利克斯只觉得这才是“大炮兵”的精髓,“沙勒罗瓦在颤抖呢!奥地利人坚持不到日落时分,就得摇着白旗投降。”

    在要塞西南侧,菲利克斯派遣苏里南师和卡尔托师,负责监视阻截南面可能到来援助的科堡亲王。

    其实此刻,曼海姆的联军已经捕捉到法兰西大中央集团军的动向,科堡亲王和奥兰治亲王只好策动所有能拉起来的部队,差不多七万八千人,准备往北增援,此刻科堡亲王虽还相信“奥地利军队可以使用纪律和战技,打垮数量占优的法军”,但他对整个战略却感到悲观——奥地利和英国的军力是捉襟见肘的,还被分散在漫长的莱茵河战线上来回奔走,现在唯有普鲁士和俄国的生力军赶到,才能把活跃的法国佬的攻势给遏制下去!

    可近在咫尺的,驻扎在美因茨的普军,却对科堡亲王所有的出兵请求置若罔闻。

    本来莫伦道夫元帅还带着两万兵马在此的,但现在他接到了腓特烈国王的求援信,所以直接扔下美因茨,全都赶往东线了。

    原来,普王大军在镇压波兰西部起义时,是焦头烂额,普军刚刚抵达克拉科夫,其补给线后方的枢纽波兹南就爆发规模巨大的起义,据说领袖是来自法国的一名女英雄,很快整个波兰的南部也是烈火遍燃,腓特烈国王的后卫部队,多次被起义军击败,辎重被虏获焚毁,大军忍饥挨饿,普王一度绝望透顶,他的心理预期呈现出完美的下坠曲线:

    最早,“攻陷起义军主力所在的华沙城,在俄奥普协定里成为执牛耳者,我辈义不容辞。”

    而后,“说,我会守护好第二次瓜分波兰里普鲁士所得到的一切。”

    现在,“不被波兰起义军突破奥得河和维斯瓦河就算是胜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