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梁山初雪 !
两天后的晚上,翠云他们带了非常丰盛的晚餐过来,还带了两壶酒,一碟月饼。
一开始我以为会是在忠义堂里大家一起嗨呢,其实不是,梁山上的中秋节,都是各自在家,一家人吃喝。
本来是打算在屋里吃晚饭的,我看今晚天气很好,月朗星稀,就是不点灯,外面也非常明亮,就提议将桌子搬到外面吃。
稍微将桌子放的远了一点,靠近绿化,听着微风吹过树叶的莎莎声,几人边吃边说着话,就连翠云都喝了两杯。
我一直害怕自己喝醉了再胡闹,面前的酒就一直没碰。
晚饭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每人拿起一块月饼来,他们还就着酒来吃,看着明晃晃的月亮,是真正意义上的饮酒赏月啊。
我突发奇想的问道:“云云,你会唱小调吗?”
翠云没想到我会突然这么问,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那唱一曲吧?”
翠云:“啊?现在啊?”
我点头:“对啊,来吧,害什么羞啊,都是一家子的,又没外人。”
翠云浅浅一笑,清了清嗓子,坐的端正了说道:“那我献丑了。”
悠悠扬扬的小调被吹散在风里,翠云的声音好听,唱出来的调子更是扣人心弦,此情此景,思乡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听着她的古调,我不由自主的端起了面前一直没碰的酒杯,轻轻的抿了一口,一股辛辣感,使我皱了下眉。
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是怎么过的中秋了,是回家了?还是在学校过的?记不清了。
从小到大,唯一一次印象深刻的中秋节,是在老家里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
那时候还小,记忆不是很清晰,只记得当时也是像现在这样,小院子里摆了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着月饼和水果。
我想吃,奶奶说现在不能吃。我问为什么,她说:“要等天上的神仙先吃,咱们凡人才可以吃。”
然后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小桌一旁,胳膊肘放在膝盖上,捧着下巴,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一桌子好吃的,隔一会就问奶奶现在能吃了吗?
现在回想起来,不知不觉脸上挂满了笑意,我觉得在乡下老家那几年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被父母接到外地,只有过年才能回一次老家,近几年好像过年也很少回去了。
我现在大概能明白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了。在古代这个交通讯息都不发达的时代,亲朋好友间一旦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普通人家,还能写写信寄回去。但那些诗人们,他们总喜欢游历四方,就算写信,也不一定能到他们手中。
我眼前浮现出李白在中秋节这天,一边抬头望着天上银盘似的月亮,一边喝着浊酒,一边吟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很幸运,中秋节还有他们陪着我,不是吗?
一曲终了,我的思绪被拉了回来,为她抚掌叫好,众人一同端起酒杯,轻轻的碰了下杯子。
轻啄一口,慢慢放下酒杯,说道:“你们有没有听过‘明月几时有’”?
他们相互迷茫的看了一眼,随后摇了摇头。
我一笑,这个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是宋朝人,现在已经是南宋了,想来他应该已经写过这首诗了,我现在唱出来,应该是不违背历史的。
我清了清嗓子,缓缓唱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是我真的想家了,还是这首诗本来就充满了思乡情,他们也被我的歌感染了,情绪有点低落,兴许是在想自己的家人,自己和家人一起生活的日子吧。
一曲终了,我看着他们一个个苦大仇深的样子,笑出了声,“你们这是干嘛?来,走一个。”
他们抬头看我,“走?去哪?”
我给了他们一个鄙视的目光,“就是干一个。”说着举起杯子晃了晃。
一口干了这半杯酒,情绪好了很多,不一会又说说笑笑了,就像个孩子一样,前一秒还泪眼巴巴,后一秒就喜笑颜开了。
我看着他们欣慰的一笑,目光瞥向了远处,旋即收了回来。
不对,我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好像有点不对。
我再次向刚才的方向看去,怔怔的看着那个方向,可能是我长时间不动,他们发现了我一直看着一个地方,也随着我的目光看去。
翠云问道:“姐姐你在看什么?”
我停了一会才回答道:“你看那个地方...像不像有个人在那里?”
听我这么说,他们又专心致志看了一遍,摇头说:“没有啊。”
不知道为什么,我老觉得有人窥视我们,越想这种感觉越是强烈。
小五道:“我看那边只有树啊,可能是树叶,你看错了吧。”
“看错了?可能吧。”我小声嘀咕。我的视力不是很好,稍微有点近视。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坐在一起聊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深夜,直到感觉夜风有点凉的时候,才收拾了残羹剩饭,又把小桌搬回去,他们才回。
可能是喝了酒的缘故,老是感觉脑袋昏沉沉,洗漱之后就爬上了床。
没躺下的时候倒还好,这一躺下,困意排山倒海的席卷而来。
平时我入睡是比较困难,今天是真的稀罕,感觉眼睛一闭上就睡着了,而且睡的很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