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钟 > 第五章下乡知青(3)

第五章下乡知青(3)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晚钟 !

    三

    深坑湴塱田几乎淹死知青的事在村里传开了,人们震惊之余,对两名知青能在危急关头冷静面对的勇气又表示欣佩,他们觉得这两个知青胆子大、不怕危险,又遇事冷静,是个难得的人才。要是别人,早就被湴塱淹死了。以前就是因为湴塱田淹死了一个放牛娃,使得村里的人一谈到深坑就人人谈虎色变,谁都不愿到深坑参加改造湴塱田的工作。

    方南和建国经历这次事件后,并没有害怕,反而显得轻松,休息了一天后又和罗四叔重新到深坑进行湴塱田的改造工作。当然,他们吸取教训,更为小心谨慎。他们的工作进度很快,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坑的湴塱田基本改造完毕。改造后的湴塱田在淤泥流去水份变得坚实后,今年春耕就可以插秧了。

    罗四为此感到很大压力。首先是回到家里被四娘臭骂,她声声骂“你这个死人头,竟然只顾自己一个人走了,留下两个不知底里的后生,如果人死了,你拿什么来赔人家的命!”说得罗四不敢吭声。村里的人也议论罗四不顾他人安危只顾自己的自私的行为。面对人们的指责,罗四沉默着,他只能以更辛勤的劳动完成湴塱田的改造,以息众人的憎恨。

    而队长牛叔开始很担惊受怕,担心如果两个知青一旦出事,他难以向上面交待。后来,湴塱田改造好了,他笑逐颜开,高兴地向大队书记伙生报告,又把改造湴塱田的过程说得眉飞色舞。伙生听了,就高兴地上报公社,公社的人一听,认为这是个大事件,就上报县,县里马上就派记者来采访。方南和建国两个知青在老农的帮助下战胜艰险改造湴塱田的事迹就登报了,而且报上的报道与部分事实不一样,把方南他们为捉鹰而而陷入泥潭说成是为改造湴塱田而陷身泥潭,题目就写成《知青大战湴塱田,何惧安危系一线》,这样写,两名知青的思想境界就高了。报纸一登,方南和建国竟出了名,县知青办还邀请他们到知青积极分子大会上作先进事迹讲用报告。

    春耕大忙季节来了,方南和建国投入了紧张的春耕农事中去。他们在水田里学习插秧,而插秧的大部分都是妇女,因为村里的男人大多数都做赶牛犁田、耙田的工作,方南和建国不会犁田、耙田,也没有那么多供使唤的牛。

    在水田里,方南和建国跟着阿喜学习插秧。阿喜开始很害羞,后来看见方南和建国热情近人,就渐渐大胆地教他们插秧。方南和建国第一次学习插秧也并不笨,插秧很快就学会了;但要插得快,插得整齐却没有那么容易。他们认真观察阿喜插秧的要领,阿喜看见了,就停下来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插得又快又整齐。两人按照阿喜的话反复地练习,也慢慢地掌握了快插秧的要领。这样,方南他们插的秧虽然没有阿喜的那么整齐,但看上去也象熟练手插的那样。

    因为阿喜耐心地教方南他们插秧,方南就在休息的时间里教阿喜识字。阿喜很高兴地学起来,每天学习一两个字,积累起来居然认识了几十个字。阿喜其实只读了小学二年级,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停学了。村里的女孩子大都是像阿喜这样只读一点点书,因此,阿喜高兴地对女伴们说:“阿方、阿丁教我识字了。”女伴们听了都很羡慕,有的说:“阿喜有福了,有那么俊俏的城里后生伴着。”阿喜脸一红,反驳女伴道:“我教他们插秧,他们教我识字。”

    四娘在春耕大忙时成了指挥众人的领头人。她每天在水田中间大声吆喝着,指挥着妇女们干活。她指着那一块田先插秧,那一块田后插秧;又叫男人们先耙那一块田,后耙那一块田,又安排铲秧和送秧的人工作。这使队长牛叔大大减轻了工作量,牛叔就只负责喊开工和收工,他乐得抿着嘴笑。而妇女们都很顺从四娘,她叫怎么干就怎么干,因为她的泼辣劲和怒火使人害怕;而男人们更怕四娘,四娘一喊就乖乖地服从。因为男人们知道一旦惹火她,就连男人都说不出的粗话她都毫不留情地骂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男人们只得绕路走。

    罗四呢,这时他还是因为发生深坑田的事抬不起头。他每天都默默地拉着牛去耙田,耙田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休息时一个人独自蹲在地头默默地抽烟。方南和建国见到此情景,就走过去,跟他聊天,请他谈谈过去的往事。他一谈起往事时,脸上就出现一付得意的神情,谈解放前他拿着扁担到处替人家挑行李,挑货物,走南闯北的,见识广,熟人多。他洋洋得意地说:“那时候,提起龙脚围村的罗四,谁不认得。”但当他抬头看见四娘带着妇女们走过来时,他马上就不说话,站起来熄灭了烟,到田里工作去了。

    春耕大忙季节结束了。秧苗在水田里绿油油的。方南和建国就和农民们一起做水稻的中耕除草、施肥、喷农药等工作,有时候就给砖窑、灰窑供柴草,还有修整水渠、修整水塘等,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阿球忙着为生产队养鸭子。他挥动着一条长长的竹竿,赶着满水塘的鸭子。一群白色的鸭子在“鸭鸭”地叫着,有的拍着翅膀在水里飞扑着,有的在水里追逐着,伴着阿球的喝叫声。他一见方南和建国,就大声地打招呼,跟他们讲起养鸭子的趣事。他们离开后,阿球拿着两篮子鸭蛋,一篮送给罗四家,另一篮送给三嫂家。阿球说,这是他的提议,牛叔也同意,给知青的搭食户补充营养品。四娘就感叹地说:“阿球这孩子心地真好。”

    夏天来了,繁忙的双夏(夏收、夏种)来临。方南和建国经受更艰苦的体力劳动考验。他们和农民们一起在赤日炎炎的田里收割稻子,把稻子割下来后用脚踏的打禾机打禾,然后挑着沉沉的稻谷到村子的晒场上。方南因为在下乡前曾经挑过砖头,有挑担子的经验,因此他挑着沉沉的稻谷担子却健步如飞;而建国挑着胆子没走几步就叫疼,只是多走几回后才慢慢适应。

    割完稻子后又转入夏种。方南和建国又到田里和农民们一起插秧,这次插秧和春耕时不一样。他们在天亮时就和农民们下地插秧了,一直干到中午,就在田头吃饭。时值大暑天,烈日整日烤晒着,水田被太阳晒得发热,他们的脚被热的田水烫着,腰弯着,太阳晒着,好不容易才熬到太阳下山,天气才变得凉爽。可是在天黑时候,为了准备好明天插秧的秧苗,他们又和农民们一道到秧地里拔秧苗,人们叫“打夜秧”。打夜秧的工作一直干到夜间9点钟,人们才迈着疲乏的脚步回到村里吃饭。方南和建国算一下,他们一天工作了15个小时。

    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慢慢地回到村子,却发现天上繁星满天,一轮明亮的月亮洒下银辉,使村子里如同白昼。他们踏着月色,方南轻轻哼着自己喜欢的曲子,建国吹起了口哨,两人慢慢地走着,他们感到寂静的山村和夜空如此的美,满地的月光如此的迷人,身上的疲劳好像被凉爽的山风吹走了,心里就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和慰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