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篡隋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作聪明

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作聪明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篡隋 !

    长安。

    太极宫。崇仁殿中。李渊静静地坐着,神情有些憔悴。

    他的身旁,侍立着一个老太监。年过六旬,微躬着身子,显得谦恭非常,却是大内总管李安达。此人从旧隋至今,数丰年屹立不倒。可见

    其过人之处。

    “李大伴”

    李渊忽然长叹一声:“你说,大唐还有希望吗?”

    “陛下”

    李安达在宫中浸淫了数十年,深知明哲保身之道,当即恭恭敬敬道:“大唐如今虽有危难,但必有逢凶化吉之时。秦王殿下英明神武。还

    请陛下放心。”

    “呵吼…”

    李渊苦笑一声。他知道问李安达也问不出什么,但不知怎的。还是。

    也许,他心神已乱。

    近日来,李渊接到的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李世民斗将被李靖击败。士气大挫。难越渭水一步,接着。就是楼观道众人挂印封金,弃大唐而去。这一桩桩,一件件,似乎都昭示

    着大唐的末日。

    相比起来,罗艺、徐茂公两路大军迫近洛阳,郑国风雨飘摇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李渊心中长叹一声,他自幼有大志,但也不过是想青史留名成为一名臣足矣,却从没有敢奢望过帝王之位,结果,命运却一步步推着他

    走到了现在。

    不得不说,他是幸运的。

    但是,大唐立国不过半年。命运却又要残忍地夺去他的所得,这种反差,让李渊实在有些无法接受。

    不!联不甘心!

    李渊神情有些狰狞,双拳紧握:联要永远当皇帝,联要使大唐能千秋万载的传下去。刘武周。你休想让联认输。可是,事到如今,他还有

    什么底牌?

    沉思了半晌,李渊眼眸中寒光一片:是的,联有!

    “传旨”

    李渊一字一顿道:“招裴寂、刘文静进见。”

    “诺。”

    李安达恭身应命,他知道。李渊必下达了什么重大的决心。

    “陛下。”

    不久,裴寂、刘文静联袂而来,进殿便恭恭敬敬地长施一礼。

    “两位爱卿,坐吧。”

    李渊有些疲惫地摆了摆手。

    “陛下”

    裴寂见李渊心情不佳,小心翼翼地道:“不知召臣等来有何吩咐?”

    “玄真,肇仁。”

    李渊振作起精神:“你们觉得,现在还有机会让赵国退兵吗?”话中透露的意思很微妙,说明现在,李渊已根本没有信心击退赵军了,而

    是只求退敌。

    “很难。”

    裴寂、刘文静相视一眼,都苦笑起来。

    如今,赵军占尽了上风,眼看着离覆灭李唐仅剩一步之遥,如何肯轻易退兵?而且,李唐唯一的强援郑国现在也自身难保了,他们也是束

    手无策啊。

    “或许,还有个办法。”

    李渊的眼眸中突然寒光一闪。

    “噢?”

    裴寂、刘文静又惊又喜,连忙道:“愿闻陛下高见。”

    李渊缓缓道:“自魏晋以来,一直是皇室与门阀世家共天下彼此扶持,利益共享。便是时势变换。皇室消亡,也往往由其它世家接替,

    如此,方可确保各世家的长久利益。昔日,联太原起兵,获得了其余六大世家的支持。便是此理。然而,大唐如今风雨飘摇,已难支撑。若换

    了不属世家的刘武周上台,为巩固其统治,必然大力打击世家利益。所以。现在该是各世家倾力相助的时候了。再不能让我陇西李氏当

    鸟

    ,而他们只干些毫无风险的勾当、坐等其成。”裴寂、刘文静心中一动,试探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渊眼眸中闪出一道凶狠和疯狂的寒光:“让那六大世家调动全部实力,在刘贼后方策动事变,迫那刘贼撤军平叛!”

    “噬”

    裴寂、刘文静倒吸口凉气:这可是个狠招啊!六大世家的合力,绝不亚于一大强国,若其在刘武周后方掀动叛乱,声势必然十分浩大,说

    不定真能迫退赵军。不过,一旦赵军主力回师平叛,那六大世家必然遭遇灭顶之灾。他们会这么傻吗?

    “陛下”

    刘文静忧虑道:“计倒是好计。不过,这六大世家个个精明无比。他们愿为大唐火中取粟吗?要知道,一旦被刘武周现是他们搞鬼。必

    是灭顶之灾。”

    “他们没得选。”

    李渊恶狠狠道:“以往,各世家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人口、财富不说。还垄断了官场和军界,显赫非常。虽然在乱世中,各世家都受到了

    极大的削弱,但只要局势一稳,必卷土重来。

    而那刘武周,根本非世家中人,若让其一统天下,他是不会允许世家与其共天下的,所以,将来一定向会世家开刀。而以其开国之威,各

    世家必遭灭顶之顶。这一点。他们应该明白。

    此外,各世家以往暗中支持我李唐的铁证,联可都还留着,他们若是敢不出手,大唐灭亡之前,联一定将这些证据都送给刘武周。

    届时,

    我陇西李氏完了,他们各家也休想明哲保身。”

    “哟”

    裴寂和刘文静相视一眼,知道这李渊…迪产歇斯底里了。汝是在逼各世家彻底站队啊。可是,那帆阿水真的肯甘冒奇险地陪李唐一条道走

    到黑吗?

    裴寂和刘文静心中没底,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了。

    “陛平”

    裴寂心一横:“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他是个喜欢荣华富贵的人,不想沦为一个降臣,整天颤颤兢兢、如履薄冰的渡日,所以,他

    不想李唐亡。

    刘文静是太平道中人,他将自己、家族以及教门的前途都押在了李渊的身上,也别无选择,当下也一咬牙:“好,臣也同意。”

    “既如此”。

    李渊高兴起来:“玄真,肇仁。就由你们代表联去会见那六大世家的代表,说以厉害,让他们尽快行动起来。

    “诺。”

    裴寂、刘文静恭然领命。十九日。

    深夜。

    长安,平康坊,芙蓉园后宅的密室中。有六个人悄然聚集在一起。

    他们分别当代表着当世最显赫的六个世家赵郡李、太原王、范阳卢,豪阳郑,清河崔、博陵崔。与李渊所代表的陇西李,合计为当世

    七大世家。

    密室中的六个人,虽然都不是各自世家的家主。但却是家族中的中坚力量,代表各自的世家进驻家中,负责家族与李唐的沟通联系。

    此时,这六大世家的代表相聚在一起。而且个个脸色凝重,一言不,显然是生了大事。

    “诸公”

    位于正中的一个老者开口了。他叫郑爽,仍是荣阳郑氏当今家主郑恪的弟弟:“今日我等汇聚在一起。不是来坐禅的,事已至此,大家都

    说说意见吧。”

    是的,在座的六大世家。都已受到了李唐图究匕现的逼迫,仓惶无计之下,这才汇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诸公”。

    赵郡李的李旦苦笑道:“我说一句。我以为,万万不能答应李唐的要求。赵国目前拥兵百万,名将如云,实力之强,已非我各世家所难撼

    动,与其正面为敌,必然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不错

    博陵崔的崔昊也不满道:“我等各世家传承不易,岂能不顾家族安危。为他人火中取粟?而且,赵国目前一统天下之势已成,自古逆势而

    为者,都没有好下场。”

    “说得对。”

    “是这个理。”

    清河崔的崔远、太原王的王翰也都表示了赞同的意见。

    “可是”

    范阳卢的卢卓却皱眉道:“那裴寂、刘文静说得很明白,若我等不从。就会把各家以往秘密支持李渊的证据都交给刘武周,届时,却是凶

    险难料啊。而且,正如那裴寂、刘文静分析得那样,刘武周出身非我世家,若让其得了天下,必然对我世家与以严厉打压,我等以往辉

    不

    定会烟散云散。咱们似乎别无选择啊”。

    一时间,室内哑雀无声。

    隋末的乱世,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七大世家秘密操纵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

    杨广的好大喜了、昏庸残暴。既不为百姓所喜,也危及了这七大世家的利益,而且,七大世家素重正统,杨广弑父自立,更为七大世家所

    不能容。因此。在天下群起。反对杨广暴政的时候,这七大世家利用各自的影响力,秘密推动和操控了这个乱世,最终顺利推翻了隋朝,让杨

    广这个暴君授。

    不过,天下不能一日无主,既然要推翻隋朝和杨广,就必须要有替代者,众世家考虑再三,选择了陇西李氏。

    一来,陇西李是七大世家中实力最强者。而且,野心勃勃,愿意出头。

    二来,逐鹿天下,成了,固然是利益巨大,风光无限,败了,却有可能家毁人亡,所以,为稳妥起见,众世家都不想赤膊上阵,是以把陇

    西李推在了明处。

    结果,李渊初时的确一帆风顺,轻松攻入长安,建立了大唐。

    然而,就在这时,刘武周横空出世。先定辽东、河北,再取山东、山西,然后,竟一举击溃李唐的河东防线,攻入了关中,数十万大军兵

    临长安城下。

    这下,李唐慌了,急调河西军来援,六大世家也慌了,暗中出了大力。请动王世芜来援。

    结果,潢关一战,王世充全军覆没。而河西援军,即使有李唐第一智将李世民亲自出马。也难以突破谓水防线。一时间,赵国一统天下的

    趋势迅明朗。

    面对此种难以置信的局面,六大世家绝望了,开始寻找后路,但就在这时,李渊竟逼迫他们策动事变,迫刘武周退兵,这下,可把他们架

    在火上烤了。

    一句话:是,进亦死,退,亦死!

    “唉。

    郑爽长长地叹了口气,一脸苦笑道:“进退两难啊。只要一着错,说不定我等各世家数百年之传承便会一着皆休,这可如何是好?”

    “唉”

    众人也是苦着脸,长长地叹了口气,虽然心中急得是火上房,但却是束手无策。

    良久,见始终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而李唐给的回复期限却只有三天。李旦猛一横心。眼眸中凶光一闪:“诸位,为李唐火中取粟、搭上

    爪漆,纹事万万不行门既然李渊涡人太甚,不给我们活路仁干脆咱们便放弃李唐,改为支持赵国得了。”

    “什么!?”

    李旦一席话,真是石破天惊,吓得众人都是目瞪口呆。

    好半天,众人才从李旦这大胆至极的建议中皿过神来。

    郑爽皱眉道:“李兄所言,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不过,有两个难点,先,咱们一向都是支持李唐的。这点,刘武周不会不明白,他会

    接受我们的投靠吗?其次,正如那裴寂、刘文静所言,刘武周非是世家出身,一旦他掌握了天下皇权”必然拿我世家开刀,如此,咱们岂不是

    作茧自缚了!?”

    “对啊。”

    “是这个道理。”

    “唉,还是进退两难啊。”

    “苦也!”

    一群人又苦笑起来,看起来,似乎商议来商议去,都得进死胡同。

    “我看不然。”

    李旦眼眸中精光一闪:“刘武周是聪明人,他不会看不到,如果我们六大世家投靠他,其一统天下的步伐必会大大加快,与此相比。以往

    的一点恩仇又算得了什么?所以,只要咱们愿意投靠刘武周,他一定会接受。

    至于说。一统天下之后。刘武周会对付我们世家,这也没什么可怕的。数百年来,我六大世家是何等的树大根深,那刘武周就算有皇权在

    手,也不可能把咱们一举连根拔起。否则,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天下大乱。

    所以,届时,刘武周只会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逐渐打压、徐徐图之。这样,问题就不大了。那刘武周能活多少年?咱们就忍他个数十年

    好了,暗中积蓄力量。等那刘武周一去,就是咱们世家重新涣生机的时候。”

    “不错。”

    卢卓眼眸中精光一闪:“数百年来,曹操打压过世家,杨坚也打压过世家,但是,我们世家不都一样挺过来了,如此,一时的沉寂,又有

    什么好怕的呢?”

    “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咱们机会还有的是,不能陪陇西李一起死。”

    “既然李渊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

    一时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六大世家迅达到了一致,决定放弃

    “好!”

    作为召集人的郑爽精神一振:“既然诸位意见一致,那么便就此决定了。咱们就各自用“飞鸽传书。迅通知各自家主,说以厉害。弃

    李唐而投赵。

    “没问题。”

    众人纷纷答应。

    “等一等。”

    王翰忽然一摆手,意味深长道:“诸公,咱们就算想弃李唐而奔赵。也总要有个投名状、见面礼吧。否则,空口白牙的,让那刘武周如何

    相信咱们的诚意?”

    “呃,王兄之意是?”郑爽微一捋须。若有所悟。

    王翰眼眸中寒光一闪:“要做就做得彻底,李唐现在已自顾不瑕,干脆,咱们就请家主下令。撤出李唐朝中所有家族子弟,在地方掌握大

    权的,则改弦易帜!”

    “好主意!”

    众人一听眼睛一亮,拍掌叫绝。

    崔远更是兴幕道:“如此一来。既表明了我六大世家的诚意。而且。咱们妾功越大,将来刘武周的打压也就越不易力,否则,必会被悠

    悠众口斥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对,就这么办。”

    迅地,众人又达成了一致意见。

    “还有”

    郑爽笑吟吟道:“赵军现在不缺粮草。咱们六大世家再支持一千万贯如何?另外,每家再私下出五十万贯。用于结好赵国众臣,算是为以

    后末雨绸缪。”

    “应当,应当。”

    众人又是没有反对。这也就是意味着,转眼之间,六大世家就拿出了一千三百万贯的巨额财富,可见这些世家豪门的财力是何等的惊人。

    “好极。”

    诸事已定,郑爽心中轻松下来:“既如此,就按适才商议,各位都立即通知各自家主吧。不过,一定要千万小心,确保机密,否则,后果

    不堪设想。”

    “郑兄请放心。”

    众人也是正色的点点头,此中利害。没人会不清楚,万一泄了密。让李渊觉,撕破脸之下,他们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活。

    “还有”

    郑爽又压低乒音道:“咱们一边等家族的回复,一边也要做好悄悄做好撤离的准备。以免届时慌乱之下难以走脱。”“没问题。”

    诸人都信心满满地点点头,虽然长安早已锁城,但六大世家在唐军中都有很强的潜势力,只要预先做好妥善准备,悄悄溜走应该不会出现

    什么问题。

    当即,一行人又商量了一些撤退的细节后,这才悄然散去,消失在夜幕中。

    可怜李渊,万没有想到,他的自作聪明,竟然让本还在摇摆之中的六大世家彻底到向了秦冲,加了李唐的灭亡,如果知情,恐怕要大吐

    口几鲜血了。

    一时间,本就风雨飘摇的长安中。突然又增添了几股汹涌的暗流。祟蕊糯羹烈舶请袖章倾多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