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承明之治 > 第25章 借人

第25章 借人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承明之治 !

    李承乾走后,老李把目光看向郑丽婉这个儿媳。不得不说,郑丽婉的确太出众了,她有着很全面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仿佛无师自通一般,寻常人都需要岁月去积累,她却通过一些经历而举一反三从而快速获取阅历和经验。

    这些年在皇宫长大,也弥补了不少在大局观方面的缺漏,加之恐怖的人心、人性的掌握,导致她成长的更加迅速。而身为皇后,位处后宫之首,注定面临一群各色各样的女人,女人心思重、多也不是秘密,这也更加显得她适合母仪天下这个身份。

    “丽婉,你认为高明这些年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郑丽婉手中的绣工停了下来,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说道:“殿下越来越成熟了,丽婉已经很难简单的参悟他的心思了。表里不一对他而言,更是炉火纯青,言语也是似是似非难以捉摸。除非他愿意,不然没人能够明白他想些什么。”

    “这一切,在那一天之后,就都变了。殿下把自己包裹的越来越严实,甚至让人不知道到底要揭开多少层假象,才是真正的他。方才殿下回首那一幕,兴许...就是他如今真正的面目吧。儿臣曾说过,殿下过去有两个人格,那一夜后...或许殿下两个人格合二为一了,也有可能是由二生四,由四生八,七年时间在他心中出现了多少个不一样的自己,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了。”

    李二点了点头:“那你认为,高明还适合这个位置吗?”

    长孙一脸纳闷,这事情你问儿媳?!郑丽婉对此,则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没有回话。

    李二见此,也没有询问下去了。李承乾的成长,出现偏差了,甚至超出了他们控制范围太多太多了。这种感觉很不好,加上刚才李承乾说的话,刚让李二感到了迷茫和不安。人,总是会对未知,产生恐惧,随着时间的发酵,这份恐惧会越来越强烈。

    李承乾得到了老李的允许,马不停蹄的安排人请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秦琼四人来东宫。四位老人来到东宫后,李承乾一如既往的恭顺以待,为李靖推车带四人入内落座。

    一曲宴舞过后,大家也都打开了话匣子。几人好歹都是教导过李承乾的老人,对李承乾还是有些了解的。也不开口,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随即看向身侧的房玄龄笑着说道:“房伯伯,不必如此看着孤。此次设宴邀请诸位恩师,其一以表心意,其二事关孤的成人礼,其三嘛有求于诸位恩师。”

    杜如晦:“有关高明的成人礼,其实我等也多少明白。太上皇也要参加吧?乃至亲自主持为高明加冠。如今临近春耕,圣人与娘娘必不会同意。”

    秦琼点头:“确实。高明,有事你尽可开口,我等老骨头能帮就帮。”

    李承乾:“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事关近几日叨扰诸位恩师的事情。”

    顿时,四人了然了。李承乾这几日都在他们四家串门,请教和商谈的事情,他们再清楚不过了。李承乾也没有对他们隐瞒,完全信任他们四人。就冲这,他们四人也不能主动告知他人了。除却李二,毕竟这才是爷,而且是李承乾的爹,瞒谁都不能瞒他老李,可这不老李没问吗?

    李承乾:“眼下呢,涉及到了根本。俗话说得好,钱非万能,若无万万不能。母后哪里不松口,索性孤就自己去找。但东宫来源也单一,大头贡银也不过杯水车薪,前一段时间丽婉又裁撤了东宫导致贡银减少。因此,今日索性就向父皇要了咸阳县,去做个地方官,搞一搞当地的经济。”

    杜如晦点头:“按照高明谈论的,经济的话需要人口就业,促进商贸以求增加税收,致使货币流通。可农业也不可耽误啊,今日高明索性为我等详细说说如何?”

    李承乾:“其实孤的这些经济理论并不完善,还需慢慢填补缺漏才是。众所周知,我大唐现行的赋税制度为‘租庸调制’,皆为实物纳税。市场理论的精髓为一个字,‘活’。如何才能让一地市场活力满满,不断产生交易而让地方可以抽取税赋呢?很简单,生产消费交易需求。”

    众人无不皱着眉头,秦琼则是更加难受。秦琼其实不擅长治理,李靖的话是出将入相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更是专业对口,毫无压力。但说实话,李承乾的这些理论放在今天都是基础,但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些吃力。

    房玄龄:“高明,可否在简化一些?其中很多词汇,我等还是很难理解啊。”

    李承乾点头:“诸位恩师莫急,孤还未说完。其次,我国能够直接收取的货币赋税,来自过税、门税、坐税三项。而这三项,都和商人生意有关。因此,孤的打算是在咸阳县大肆发展商贸,对内兴建更多基础设施提供就业,以求提高当地百姓收入,进而丰富消费方式,咸阳县当地需求扩大,进而引来无数商人做生意,以求产生大量的税赋来源。”

    杜如晦点了点头:“果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要让一个地方的税赋增加,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当地百姓有钱赚,有钱花,当地欣欣向荣进而导致各类产业都出现,最终让商人纷纷赶来做生意。”

    李承乾点头:“老师所言极是。但这只是理论,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而非死板套用。孤目前的难题,就是没有信得过的下手。东宫职务皆为空缺,孤暂时没有打算找人填补,除却四位恩师依旧有大量空缺,目前索性空置不急,避免麻烦。”

    李承乾的话很直白了,大家都理解。东宫仿效朝廷设立多个部门,但实际上都是闲散状态,搞起来还容易被抓小辫子,索性不搞。而且前不久郑丽婉裁撤东宫不少职务,这时候找人填补空缺也不合适,影响不好。

    李靖:“殿下需要些什么人?”

    “县丞、主簿、录事、佐史等等都要,乃至需要额外人手,必要时刻把下辖村落的耆老都给换掉,方便做事。当然,当地的县尉府兵,也需要派点人去直接插手控制。大致下来,四名对应人手,精明且有护卫能力的四五人即可。”

    秦琼:“要说护卫老夫倒是可以提供一两个人,咱们家中都有一些看家护院。但是需要能够当县丞、主簿、录事、佐史的可就不好找了。这类人,也就朝廷有储备官员了。”

    李靖点头:“确实,这类人才怕是要朝廷直接调派的为好。”

    房玄龄:“别看我与克明从事政务,但类似人才府上也没有。要说看家护院的护卫,咱们几个倒是能为高明凑出来,但这四个职位的人我们几人也无能为力。”

    李承乾点头:“嗯,也是。那便劳烦四位恩师了,我稍后再去找父皇要点人手,这东宫十率的事情可不能耽误了。”

    杜如晦一脸思索:“殿下,您还未和圣人商议吗?”

    李承乾却挥手笑道:“不急,不急。”

    送走了四人,李承乾又跑去了立政殿。正好,一家三口都还在。

    “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朝着外面的宦官宫女们挥了挥手示意免礼,随即经过右凤仪的事后,顺手摸了一下人家的脸蛋儿,搞得右凤仪想死的心都有了!这赤裸裸的调戏啊!清白没了!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老李懒散的倚坐在高榻上,翻着书纳闷道:“你小子怎么又回来了?”

    李承乾:“这不是顺道来用个晚膳吗?对了,父皇,给儿臣调几个人手吧。”

    “人手?你要什么人手?”

    “县丞、主簿、录事、佐史。”

    “当地不是有吗?”

    “不是,儿臣是说那类听话的,有咱们私恩的。”

    “...没有,只有朝廷储备了人才,也不多。再说了,你一个太子去当小县城的官儿,也没人敢对你阳奉阴违,把当地的县令和县尉调走,你再施恩一下就可以了。你东宫不是空着吗?给他们许诺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也行吧。对了,能不能额外给儿臣拨一笔款?”

    “不可能。”

    还没让问清楚,李二直接拒绝了。没错,十分果决。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可能给钱的。国家还要地方上税养着呢,哪来的钱给下面的地方?

    李承乾也无奈耸了耸肩,他也就试一试,已经猜到了不可能。跑去坐在长孙身旁,打发时间。

    “唉呀!你小子怎么手这么多?把我的线团都搅在一起了!”

    “呃...这不是想帮母后您理一理线吗?谁知道这些东西,这么不听话。”

    长孙皇后一脸嫌弃的驱赶着李承乾:“去去去,别在这里捣乱。”

    李二看着李承乾吃瘪,止不住的笑。谁知,宦官入殿禀告汉王李恪请见。李恪就是杨妃所生,排名老三,近些年因为电视剧等作品的影响,致使不少人觉得李恪十分出色,但实际上在当时应该就是普通的皇子,而且多次被李二责难,削减食邑。至于为什么史官们对他的评价赞美颇多,可能是因为他反对武则天吧,后来的唐朝史官对他有些同情和美化也是正常。但李恪犯错的年龄,大概在贞观十年,封为吴王以后了,目前还是个比较乖巧的状态。

    李恪步入殿内,瞅见一旁的长孙皇后和李承乾夫妇,低了低头。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

    李二点头:“嗯,免礼吧。恪儿来此为何?”

    李恪踌躇了一番,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儿臣斗胆,可否求父皇给予援手?上元将至,儿臣...想为母妃和喑弟,送些...心意。”

    唐朝亲王食邑,别看史书上说是几千几万,实际上都是八百户,换言之李恪这时候还是靠着俸禄和一些赏赐生活,而皇子都有自己的王府,维持费用也不低,想要为自己的母妃和弟弟准备一些心意,并不容易。因为不可能和平民百姓一样,送一件衣服?送点菜?

    李恪神色紧张和惶恐不安,仿佛担心被训斥,引起李二不满。一直弓着腰,看着地面。李承乾和李恪的待遇和受宠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毕竟是长子兼嫡长子,还是长孙所生。

    李二对于李恪的表现,透露着略微的不满,因为在他看来,李恪面对他仿佛面对猛兽一般。李二不会想到儿子们的待遇差别,他只会想到儿子对自己的亲疏。毕竟皇帝本质上就是无情且自私的,思维多少有些和常人不搭边。

    “观音婢,你以为如何?”

    见李二把事情扔给了长孙,李恪也不禁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长孙皇后。按照李恪的认识,后宫争宠不断,自己母妃仿佛也颇受宠幸,李恪也不知道长孙皇后会不会答应。但实际上,李恪这就完全属于多想了。长孙皇后还活着,那地位就不言而喻,李二对长孙的感情是出了名的。长孙能够被称为千古贤后,也不是泛泛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