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虚拟的十七岁 > 智者的虚拟第九号

智者的虚拟第九号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虚拟的十七岁 !

    智者的虚拟第九号。

    “一个人,我喜欢照镜子;两个人,我就有点怕了。我怕看到镜里的两个赤裸。”

    “没有镜子,裸体是一个吗?”

    “可以只看到一个,不是吗?”朱仑谨慎的说着。

    “镜子使你没有选择?”

    “应该是。你呢?”

    “我喜欢选择镜子,奇怪吧,我选择的镜子,它叫朱仑。”

    从她,看到我自己。诗人布尔狄龙(f。w。bourdillon)说“夜有一千只眼睛”(thenighthasathousandeyes。)、“头脑有一千只眼睛”(themindhasathousandeyes。)。佛教文献里没说多少只,但浑身都是。原句是:“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意思是说,自身的视野是有限度的。你纵使浑身都是眼睛,仍旧看不见你自己。解决之道,要靠掣驴的耳朵,让驴对你叫,你才能惊醒,至于为什么要驴叫,那倒要问魏晋高人了。魏晋高人有的喜欢做驴叫。人为什么要驴叫?一个答案是人就是驴,人通身是眼,可是看不见自己,要看见自己,看看驴就是阁下。当然,掣驴耳朵的目的也许不是要驴叫,而是靠掣认清一何驴也!拉丁谚语说:“theassisknowbyhisears。(exauribuscognosciturasinus。)”莎士比亚剧本说:“iamanass,indeed;youmayproveitbymylongears。”观人于其驴了,多妙啊!

    我素来不喜欢大部分的佛门言语,因为佛门言语在语意上太含糊、没有界定,不知它们说什么。而一般说经家和笺注家却乱作解人,附会指出说这个说那个,其实全是胡扯。整个的“大藏经”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玄学字彙的排列组合,完全没有真实的意义。滚入这种“玄学障”里的人,整天的活动,一如笼中踏自转轮的松鼠,辛苦得不亦乐乎,结果却在原地未动分毫。佛门的对话,大率类此。一方实在不清楚知道或真的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而对方的回答,也是天马行空。所以读佛经,只得就勉强可敲定的片言只句予以检定,其他的莫名其妙,只好去他的了。不过,上面这段佛教名言,有片言只句还可讨论的,就是:一种视觉,可以从对自己以外的一个标的,反身求之,很像“观人于其所施”那种情况。有多次,在朱仑身上,仿佛看见我自己。她透露出我的心意、她流露出我的愿望、她泄漏出我的秘密,她是天启。多么奇妙,在一个十七岁的身上,竟看到我自己。最后,她用裸露,败露了我,她知道我在隐藏,却难以隐藏,她得出真正的我,像得出一个答案。她并没提出问题,却使我做出答案。她无须在意我看见自己,只要从她,便看见我自己。

    我对朱仑说:

    “iuseamirrortoseemyface;iuseyourfacetoseemysoul。(从镜子中,看我的脸;从你脸中,看我灵魂。)”

    朱仑问:

    “那我怎办,我看什么?”

    我答:

    “从镜子中,看你赤裸;从我眼中,看你多么迷人的赤裸。”

    一个人,我不喜欢照镜子,因为它分明隐藏了我。我也有过青年的我,曾经照在镜里,驻颜其中,那个年纪的我,分明仍在那里、留在镜里、隐藏在它背后。隋朝的小说“古镜记”里那面古镜,它那么诚实,在它正面,会透出背影。就是那种,叫“透光镜”正面是磨亮的铜镜,当光线照到它,镜面反射到墙上,应该是一个亮亮的圆,去看吧,不止这些,亮亮的圆里面,竟出现了镜子背面的图案,好像是透过来的自己。怎么回事?聪明人都来解释它,宋朝的沈括指出,铸铜镜时,背面有图案,比较厚,冷得慢、收缩得多,暗中收缩到正面,但起伏极小,肉眼看不见,以为正面是平的。就像静止的水面看来是平的,但反射光线投影在墙上,水面就看到起伏。元朝的吾丘衍推翻了这种解释,他说铸镜时,用两组一样的图案一正一背,铸在一起,再磨平正面这块,看来是镜面,里头却图案隐然,好像是透过来的自己。我呢,我不要这么多的物理,我要的是生理。我向镜子要我的过去、要青年的我,可是,镜子作弄了我,它让我看到今天的自己。我搜寻、我声明、我抗议,我都失落了,最后,我发现了朱仑,我真正的镜子。

    像是“聊斋”中八大王中的镜子,漂亮女人一照,就影留其中,磨之不灭。迷人的朱仑,她永远青春,在镜子里。青春不怕照镜子,但怕一个“置入性”单项。在为我oral时刻,十七岁怕看她自己。

    为这篇起个名字吧,叫“今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