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隋唐辽西演义 > 25 宋成从军露锋芒 统帅无能毁三军

25 宋成从军露锋芒 统帅无能毁三军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隋唐辽西演义 !

    宋成为这次出征做了充分准备,花大价钱购置了一套甲胄,配上新制外套,并专门打造了二件兵器,一件是马上长枪,枪长2.7米,枪杆也采用全钢打造,重四十二斤。另一件是一杆短枪,长1.2米,通体全钢打造,重17斤,平时斜背在身后。

    隋朝管理府兵的部门叫折冲府,按地域划分设置数百个折冲府,北口寨府兵隶属于辽西折冲府,此次出征,归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统辖。辽西折冲府下属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骑兵营六百多人,步兵营五百多人,共计一千二百人,北口寨府兵八十多人全是骑兵,骑兵营大多数人都是原锐锋营的老相识,骑兵营的长官是校尉薛万均(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之子)。

    宋成穿新衣骑宝马,一入骑兵营,其他军士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是谁家少年郎,这么英姿飒爽。当得知是宋老哥的公子时,都觉得不解,宋老哥既然能来,为何还让儿子来趟浑水。乐天叔立马开始解释,宋成年少时得高人传授,精通兵书战策,开弓能射天空飞鸟,舞枪能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次投军是来建功立业的。

    聂大头听的有趣,和乐天又熟,招呼宋成过来,宋成骑马近前,向聂大头一拱手,说了句:“大叔好。”

    聂大头见宋成圆脸大眼,天真无邪,不像是乐天吹的狂人,再见宋成的大铁枪,知道应该有些本事,对宋成说道:“来军中的新人,按惯例应该耍两手给大家开开眼,以后才好并肩作战。”

    宋成向四周拱手,说道:“请指教。”

    宋成一磕马肚,向空地跑去,宋成摘下马侧长枪,前刺后戳,左栏右扫,枪人马三合一,无半点滞碍。大家都是行家,见此都赞不绝口。至于乐天说宋成熟知兵法,大家都当是玩笑,没人在意。

    进入高句丽境内,每次遇袭,宋成不但冲锋在前,还都是最后一个撤回,而且经常是牵着敌人的战马而回。有了富裕的战马,就能驮更多的辎重,自己的坐骑也能得到轮休。北口寨府兵唯宋成马首是瞻,因此每次出击也是斩获最丰,逐渐得到大伙的尊重。

    薛万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因是贵族子弟,因此具有校尉官职,此次被任命为骑兵营统领,虽是第一次出征,因从小熏陶,熟知兵法,传达指令,指挥部队,倒也头头是道。

    薛万均尚武好战,见宋成武艺高强,又肯冲锋之前,自是喜欢。而且宋成性格温和,又有意讨好薛万均,主动将一匹抢来的战马送给了薛万均。两人不久就混成了兄弟相称,宋成更是一有空就找薛万均谈兵法战策,谈当前敌我二军状况,谈如何出击能减少伤亡。大家这才发现,宋成果然精通兵法。

    大军渡过鸭绿江后,宋成发现,大军遇袭愈加频繁,而且专找辎重或孱弱部队攻击,宋成所部(辽西折冲府)受到攻击的次数反而减少了。宋成对薛万均说道:“敌军专找辎重和孱弱部队攻击,说明敌人侦查准确。敌军攻的进来退的出去,说明敌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敌军袭击愈加频繁,说明敌军实力在增强。”

    宋成继续说道:“敌军显然是有主力在此化整为零,实施扰敌战术。我有一计,可以破解。”

    薛万均听得连连点头,听到宋成有破解之法,忙问道:“如何破解?”

    宋成说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成立多只特工队(特殊攻击部队的简称),依照我军行军路线,每只特工队可便宜行事,自行搜索敌踪,发现敌人时,或消灭或预警,这样大军就安全多了。”

    宋成又说道:“我们骑兵营就是现成的特工队,有你带领出去,一定能建功。”

    薛万均听得大喜,立刻向上级汇报,获得准许。当晚,宋成对薛万均说:“今晚我带十人先去搜索敌踪,你们等我消息。”

    半夜时分,回来二人告诉薛万均,已经发现敌人一处营地,此营地就在大军行进的左前方,薛万均立刻带领全营人马出发,一个时辰后与宋成会合,宋成告诉薛万均敌营就在正前方二千米处,驻扎了一千多人骑兵,自己先带二百人绕到前面,一炷香后,你再行动,将部队分成二股,咱们三路夹击,让敌军不知所措。

    拂晓时分,他们发起进攻,三路人马一起杀入营地,敌人骤然遇袭,来不及组织,只能四处乱逃,天大亮时已经结束了战斗。此战不但杀敌无数,还收拢了数百匹战马,缴获大批粮草。薛万均立刻派人回去报捷,并要求派兵搬运粮草。全营将士则美美地在

    此大吃一顿,再补上一觉。

    薛万均躺在地上望着蓝天,对宋成说:“咱们是骑兵,以前跟着大军行动,束手束脚,现在自由多了。”

    宋成哈哈大笑,说道:“正是我意。”

    当隋军各部来到萨水西岸时,安营扎寨,一连数日,停滞不前。宋成带着十几人过河搜索,此时萨水很浅,骑马一趟而过,行进不久,就发现情况有异,空气中笼罩着大战前的压抑,这时隐隐听到马蹄声和步兵队列的脚步声,宋成问乐天:“乐天叔,你估计这是多少兵马?”

    乐天答道:“听声音,看烟尘,估计三五千马军,万八千步兵。”

    宋成叫二人立刻回大营报告,其余人撤出一箭之地,自己则停在原地继续观察,不久,就见到队列出现,只见前面是二个步兵队列,延绵无尽头,在侧面是一个骑兵队。只见骑兵队列中冲出十几个向宋成奔来,宋成拨马而回,但并不着急,只是让马小跑,待追兵追至一百步时,宋成略微加快马速,翻身开弓射出连珠三箭,二只箭正中二匹马头,一支箭被冲在最前面的人用长枪拨开,宋成见状,紧接着又是连珠三箭,全射这一人,这人中箭落马,其他人也都霍然停止了追击。乐天等人再次见到宋成的连珠箭法,仍然是咋咋称奇。

    宋成一行回归到大营时,各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骑兵营按照上级统一指挥,适时出击,击溃了侧翼冲来的骑兵,顺势过河追击。此战隋军大获全胜,乘胜过河,向前挺进。

    宋成的一系列战功已经获得本路兵马总指挥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的主意,此次又是宋成及时发现敌情(北口寨的士兵把所有功劳都上报到宋成身上),崔弘升传令宋成前来参见,崔弘升见宋成长得虎头虎脑,年少稳重,应答得体,就留在身边做了旗牌官。

    宋成在将军大帐中看到了行军地图,默默将心中的地图补充细化,宋成听到将军与部下商讨军务,对当前事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隋军行进到距离平壤只有三十里的时候,开始掉头回撤,撤退到萨水岸边时,雨季已到,河水暴涨,隋军搭建了二座浮桥,九路大军总指挥宇文述命令辛世雄所部断后,宇文述所部为先锋最先过桥。当四支部队过桥后,第五和第六支部队正在过桥时,高句丽军发起了全线进攻,此时只有三支部队(辛世雄、崔弘升、赵孝才)组织列阵迎敌。辛世雄部在对敌最前端,崔弘升和赵孝才部一左一右,成品字形三个方阵,将二座浮桥所在区域牢牢护住。敌军沿着隋军阵势周围反复调动,一波接着一波,发起猛烈进攻,试图攻破隋军防线。

    崔弘升将本部骑兵集中分为四队,每队一千多人,自己站在搭建的高塔之上,指挥步兵阵型轮转,骑兵短促出击,隋军将士体现了高超的军事素质,面对敌锋时的惨烈伤亡,无人逃窜,严格依阵而动。宋成一次次传达将令,穿插于各阵之间,有时甚至直接从敌军中穿过,所到之处,大枪上下翻飞,无人能够阻拦,高塔之上的崔弘升,看的为之动容。

    隋军从正午一直战斗到黄昏,坚定地守住了阵地,过桥部队都已安然通过。敌我双方已人累马乏,敌军暂停了进攻。崔弘升命令部队就地休息,崔弘升刚从高塔下来,瞭望哨报告,发现大批敌军的增员人马,崔弘升再上高塔,见到敌军增员兵马有五万之众,正向辛世雄部进攻。其它敌军,不顾疲劳,再次展开全面进攻。

    辛世雄部面对生力军的进攻,终于抵挡不住,被敌军冲破防线。崔弘升眼见辛世雄的指挥塔倒塌,知道大势已去,再见到赵孝才的部队已经开始向浮桥逃去,崔弘升急忙下令,全军撤退渡河。宋成急忙对崔弘升说道:“后退渡河必然拥堵,骑兵一乱,将踩踏步兵,必须率领骑兵正面冲锋冲破敌阵,置死地而后生,也为步兵撤退创造空间。”

    崔弘升醒悟,这是最佳方案,急忙将令箭交给宋成,令四支马队向敌阵冲锋。宋成传令各骑兵队,沿萨水向上游冲锋,自己带领一队首先向敌阵发起了冲锋,其它骑兵队也紧随其后。

    骑兵锋阵一旦奔跑起来,就会形成一股洪流,只要前锋不被阻滞,就势不可挡。敌军见隋军骑兵进行反冲锋,急忙调动部队阻截。怎奈宋成铁枪之下挡者披靡,骑兵将士也都鼓起余勇,前仆后继,紧紧跟随。

    宋成带领的骑兵队终于冲破敌阵,在萨水上游找了一处较宽阔地方泅水渡河,此时天已大黑,大家都大战一天,又刚刚逃得性命,一放松下来,都累到虚脱,只能就地休息。宋成急忙找到自己

    的辽西骑兵营,北口寨的大部分人员都在,薛万均也在,然而,父亲不在了。乐天叔告诉宋成,他们在敌阵中冲锋时,宋时州在本队前头,他亲眼见其落马。宋成潸然泪下,上马独骑走到无人处,泣不成声,父亲教导自己的影像一幕幕在眼前飘过,都是无声的画面,再也听不到温馨的声音了。宋成默默地回忆父亲、感受亲情,数次冲动想回到战场去找父亲,责任和理智将他拉回现实,全军并未脱离险境,自己必须振作精神,率领父老亲朋突围。天微亮时宋成回到队中,没有人前来安慰,任何言语都不如静默不提,他们唯一想要做的就是下次冲锋在前。

    (战士的死亡没有轰轰烈烈,都是戛然而止,活着的,踏过战友尸体继续前行,前仆后继。)

    这只隋军骑兵出发,试图回归大部队,宋成就留在辽西骑兵营中。迎面与高句丽大军相遇,双方一阵混战,隋军没有统一指挥,各队人马被一冲就散,各自逃生去了,只有宋成所在的骑兵营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在宋成的带领下,穿凿而出,并有数百名其它营的骑兵紧紧跟随。宋成与薛万均商量决定,既然不知大军在哪里,咱们就直接奔回鸭绿江。

    这支一千人的骑兵在宋成带领下,队形整齐,战马小跑不疾不徐,宋成在前领队,有意避让大股高句丽军队,其它高句丽军见到这支隋军队列整齐,知道是硬骨头,就视而不见了,只追击其它溃军,反正凭人头论功劳,还是专找软柿子捏为好。

    薛万均见到高句丽军正在围攻一股隋军,隋军中一杆大纛高高竖起,薛万均认出这杆大旗正是父亲薛世雄的将旗,立刻跟宋成说:“那是我父亲的大旗,咱们去救援吧!”

    宋成他们过河以后,一路行来,这是见到的第一面竖起的隋军将旗,很是振奋,宋成高声大喊:“排列锋矢阵,随我冲锋。”

    高句丽军一直在追击、围堵隋军,哪想到后背突然一支骑兵冲入,犹如一把匕首从后插入,直透前胸。薛世雄的部队趁势反击,将高句丽军队击溃。

    各处败退的隋军,见此处有隋军大旗,也纷纷靠拢,薛世雄重整旗鼓,就地布阵,将收拢的士兵重新排成阵列。傍晚,见到卫文升率领的隋军路过,这是一只阵容完整的大军,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退而不乱。二军相见,自是万分欢喜,随后安营扎寨,呈犄角之势。

    第二天,二支大军联手而行,安然退回到鸭绿江,这是宇文述率领的九路大军中,唯一二支将旗不倒的军队。在鸭绿江畔,有大批隋军汇集,高句丽一时不敢进犯。

    崔弘升也逃回到了鸭绿江,将旗丢失,所部损失过半。

    杨广下令班师回国,对所有丢失将旗的将军,一律免职,将宇文述、来护儿关入大牢,听候处置。

    崔弘升既被免职,宋成的功劳自然无人过问。宋成等所有府兵被解散回家了。

    崔弘升被免职后,郁闷得病,不久就病死了。

    ------------------------

    注:

    杨广此次征讨高句丽失败的原因如下:

    一、不知天时,或者说在战略上即不知己也不知彼:

    论国内状况,这些年连年劳民伤财,民力已竭,急需休养生息。

    而高句丽国,这些年却政权稳定,励精图治,既无内战也无外战,整个国家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为防备隋军侵略,一直在加强武备。

    二、从杨广到元帅(宇文述、来护儿等)对战争的艰难认识不足:

    杨广、宇文述、来护儿都参加了灭陈国的战争,因此,他们的战略构想就是以此类推,以高压灭顶之势迫使敌人分化瓦解。但是他们忽略了高句丽与隋王朝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国家,你派兵灭高句丽国,就是灭族,对方无论是多么劣势,都不可能投降,都会全民一致对外,杨广十倍大军围攻辽东城四个多月不能破城,就是证明。

    三、杨广平时过于强势,刚愎自用,手下大将们丧失了临机专断之权。

    其实杨广、宇文述、来护儿的指挥失误,只是加剧了隋朝大军的速败,即使指挥得当,也不能扭转此次战争的结果。例如,假设来护儿没有独自攻城,假设宇文述稳扎稳打,到达平壤时还有三十日的粮草,面对比辽东城还大还高的平壤城,也不可能在个把月内攻下。最终,还是粮尽退兵的结局,只是不会如此惨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