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聃聃文集 > 人生如画

人生如画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聃聃文集 !

      鸡年元旦,郑体衡先生的艺术作品展拉开了帷幕。

    都说是人生七十古来稀,而郑体衡先生已经八十有二了。这个“稀”是稀罕的稀,稀世的稀;郑体衡先生不光是稀在高龄,更是在耄耋之年成功地举办了个人艺术作品展;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个展览不单是某种艺术门类的,而是集摄影、书法、国画、雕塑和诗词之大成;百来幅作品,奇葩绽放,硕果累累。真是四“稀”同堂,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

    体衡先生出生于1923年。一家十余口人,仅靠教书匠父亲那点菲薄的工资糊口,真所谓是“杯水车薪”更兼那些年月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先生全家居无定所,跟着父亲东迁西徙,流离颠沛。兄弟六七人果腹都成问题,哪有福气进大学深造?先生几经努力,才得在乐清师范的师训班学习。毕业后,就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抗战胜利后,体衡先生到上海去改学印染,1949年因公伤事故回家休养。当时乐清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嘹亮的歌声中,体衡先生满怀激情投身社会活动,负责组织了青年联合会并担任象峰乡主席。他们贴标语,排节目,组织游行,年轻的体衡先生忙得不亦乐乎。因工作出色,同年8月被任命为象阳中心小学校长。

    漫漫人生,起起落落,几多辛劳,几多坎坷。在教育树人的道路上,体衡先生从小学到中学,当过美术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他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从教32年,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体衡先生自幼酷爱艺术,与民间工艺更是缘份不浅。五十年代初,体衡先生的黄杨木雕已经崭露头角,天仙配中槐荫结合的组雕,已被一家著名的杂志发表,美丽的七仙女,朴实的董永,慈眉善目的土地老人,还有那盘虬苍翠的老槐树,在体衡先生的飞刀走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体衡先生是教师,他要把他的艺术传授给学生。在盐盘小学任美术教师时,便组织美术兴趣小组,发掘孩子天赋,进行循循善诱;接着,他看准了木雕的前途,四方呼吁,积极倡办了黄杨木雕厂。还经常与叶润周(后成为国家级艺术大师)等人切磋技艺,使得乐清的雕刻事业走出了健康、稳定的路子;先生在四板桥小学任教时,又看准了石雕的发展趋向,忙碌奔波,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乐清石雕厂。就这样,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为乐清的“双雕”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人生苦短,很快的先生就到了七十有二的高龄,这个年纪,一般人什么也不想学,什么也不敢干了。可是体衡先生却怀着求知若渴的精神,踏进了老年大学的门槛,学书习画起来。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没有这点精神,那怕再年轻力壮,也可能浑浑噩噩,醉生梦死;而年老如体衡先生者,因为有伏枥之志,同样能奔腾千里。白发苍苍的体衡先生,起早贪黑去老年大学上课,从不迟到早退。正因为他的认真执着,人缘又好,还当选了老年大学摄影班班长和书法班的班长。有人和他开玩笑说:你都当了三十年的校长了,怎么先生不做反倒做起学生来!体衡先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苦心人。春去秋来,十载寒暑,先生的摄影、书法、国画的技艺都在飞速地提高,还学会了平仄韵律,吟诗作词起来。

    在摄影方面,先生收获颇丰。他善于运用记实手法,画面直观自然。他的抓拍很是到位,人物的瞬间表情生动自然,十分精彩。请看他的天伦之乐,那一老一小的喜悦相对,那浓浓的亲情,我们仿佛听到祖孙两人交汇的气息。还有这为谁辛苦为谁甜,瞧这带着朝露的丝瓜花,看那嗡嗡振翅的蜜蜂,色彩艳丽,动感很强。还有投环、歌唱和翩舞晨风,无不明媚饱满,人物的精神更是生气勃勃,矫健向上。

    体衡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为了拍摄一幅家乡巨变的作品,他废寝忘食、登山涉水,在外面转悠了五天,终于让他选到了好角度,盼到了好天气。请看这乐清的崛起,运用了长焦镜头,大光圈,虚实结合,隐去杂物,突出城市轮廓。在城南边取景,宏伟的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从城北边取景,乐清的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新城的壮丽,旧城的古朴,既有着鲜明的反差,又有着某种融合和默契。为了拍摄新世纪的曙光,先生又是几个不眠之夜,东方尚未发白,先生就披星戴月出门,终于让他等到那绚丽的朝霞。灿烂的晨曦,林立的楼房,清晰的倒影,构成如此美好的场景,让人过目不忘。再看看柳川秋色,绿水碧波,蓝天白云。还有花卉、水泉等等,都栩栩如生,美伦美奂。先生的表现宗旨是:以绿为美,以水为魂。所以他的作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有回肠荡气的感。

    先生为人旷达豪放,作品也显得十分大气。山水画师承黄宾虹,画面华滋深厚,质朴高古。如他的代表作品六尺全张的山水,画面层次分明,弥雾飞云,勾勒皴擦,层层点染,一气呵成,尽显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另有花鸟画如鹊梅、荷花等,虽是常见的题材,但经先生推敲经营,亦显匠心独具,各有千秋,显出不俗的审美情趣来。

    体衡先生的书法,也有扎实的功底。他临池研墨,摹写过许多古人名帖,反复品味,领会精髓。又很好地掌握了“入木之术”所以他的作品往往入木三分。他的大篆、小篆、正草、隶书,都有一定的造诣。代表作品七米草书长卷桃源行、沁园春。长沙,更有那十四米的将进酒,横竖点捺,力透纸背,间架笔划,天趣自成。

    遗憾的是,先生早期的雕塑作品,早就流落失散了,就连那件天仙配组雕,也卖了钱,做了他出门求师的路费。幸存的只有一代伟人,那个已故的毛泽东主席的塑像,却是先生在1953年的作品。受雕塑家刘开渠的影响,风格是写实的;具体操作时又得到华东美术学院教授邓白先生的指点,像体极薄,难度很高,俨然精品。

    先生的作品常见于展览和报端,还屡屡获奖。摄影作品新世纪曙光荣获二千年中国艺术家长卷金奖;翩舞晨风、投环获温州市老干部摄影大赛优秀奖;其他如国画、书法等作品的参展和获奖,不知其数。

    郑先生已晋髦耊之年,在他的七律八十述怀中,我们不难看出先生的胸怀:

    年华八序云匆匆

    荣辱参差付梦中。

    弱岁居申攻印染

    耋龄就学似儿童。

    满园桃李酬初志

    艺苑双雕慰寸衷。

    若问缘何闲不住

    欲教夕照映天红。

    再看看近期的七绝自勉:

    老大读书乐且悠

    刹那已过十春秋。

    良师教诲同窗爱

    敢逐骅骝只自羞。”

    先生的老当益壮、隆师爱友、虚怀若谷的精神跃然纸上。

    这次展览,著名书法家、91岁高龄的陈云谷先生,不顾自己的体弱之躯,亲自莅临参观,还留下鼓励的墨宝:“体衡先生,你此次展出作品都很精美,国画的色彩调配更觉悦目动人。已是髦耋之年,对多方面艺术孜孜追求,真令人佩服。”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壮哉,体衡先生!

    美哉,体衡先生!

    体衡先生的成绩不仅仅是他一人的成绩,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同时也是后辈们学习的楷模。在他们面前,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努力呢?